專家認為:大學生隨著性意識和性機能的發育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增多,就已經有了較強烈的性情緒和性需要,女孩多表現為對情感的飢渴,男孩則表現為對性的飢渴。但基於性教育的非同步化,很多學子對自身的性器官、手淫等性生理心理問題產生焦慮,過度性壓抑以及性無知導致了心理扭曲、失眠、多夢、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有些學子缺乏性常識,不知道如何排遣性需求,一方面壓抑自己,羞於跟異性交往,另一方面卻又剋制不住本能的性好奇,於是採取一些非正常手段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如偷窺、戀物等等,甚至於在同性中嘗試,最終發展成同性戀;有的人則會對自己在性方面的表現比如夢交對女生有性幻想等驚恐不安,認為自己很骯髒或有病。這些,都是性無知導致的典型不良反應和惡果。
有一所大學對四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瞭解他們性知識的來源途徑。結果在被調查的280人當中,從“書報雜誌和影視作品”中獲取性知識的有225人,佔了80%,從“別人的談論”中獲取的有31人,從老師處獲取的有10人,而聽父母講的只有1人。得出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奇怪。多少年以來,中學《生理衛生》、《健康教育》課本中的那個章節被老師們有意無意地跳過去了,家長們也諱莫如深,漏掉了人生重要一課的孩子們只得 “自學”,結果可想而知。
我在採訪中,曾聽到某校關於女生“同性戀”的笑話:
某名校兩位外語系的女生交往甚密,後來發展到如果一天不見面,對方就覺得缺了點什麼,兩人甚至還互相約定:以後都不找男朋友,就這樣相守到老。到了大二下學期,有位女孩與一個男孩好上了,疏遠了另一位女孩。另一位女孩心裡非常痛苦,於是她找對方談話,向她懇求,還在一次自習課的時候,當著全班吵了起來,那位談戀愛的女生失聲痛哭,還大聲地說:“我就是要跟男生好,我可不是同性戀!”
現在看來,這對女孩根本就不能算同性戀,最多隻能算是一種青春期同性愛慕依賴的心理傾向,而這是大多數女孩子在青春期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她們會自然地形成“同性集團”,在同性中尋找親密朋友,並排斥和異性的深入交往。很多人不知道同性戀的定義,胡亂猜測自己的性取向,令人啼笑皆非。
據一項對城市11到17歲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的調查顯示:的男青少年在自己首次遺精時沒有向任何人請教,的女青少年明確表示對自己的月經初潮感到驚恐。大學生在生殖健康知識方面也存在明顯“弱智”表現,有百分之十不知道懷孕如何產生。
筆者認為,當前社會上對性教育存在三種誤區:一是刻意迴避;二是認為性無師自通,採取放牛吃草的方式對待;三是盯在“性”而非“教育”上,總是談性色變,遮遮掩掩。
如今的中國高校,極少有學校設有專門的性教育課,就連旁敲側擊引入一些性教育內容的課程鳳毛林角。“片子都老掉牙了,解說還是六七十年代那個味呢,然後就講了青春期的變化和注意的問題,講到了結婚之前就完了。”某藝術院校近年舉行了一場性教育的錄影學習,一個女孩子不屑地說:“還放給我看,性經驗還沒我多呢!”
據知,在高校性教育講座時,學子們直抒胸臆時常語驚四座:“為什麼我們青春期性教育那麼保守?為什麼不能更加透明、大方?與其讓男生們去買璩美鳳,還不如有健康的錄影片讓我們學習。”“如果發生了性接觸,對方懷了孕或者是得了病,我們又不敢找家長要錢,有沒有什麼機構可以讓我們貸款?”“既然把我們當作成年人,為什麼講解內容不大膽一些,比如模型現場演示,實物講解安全套的用法等。為什麼沒有真實的性愛片斷,難道非要我們集體躲在宿舍裡看A片,看飯島愛葉玉卿李麗珍嗎?這種問題反應熱烈,經常被同學們的掌聲打斷。
千百年的封鎖、禁錮和壓抑,性教育在中國教育領域成為不可逾越的禁區。校方揮舞大棒早就明言誰談戀愛開除誰,老師經常上課時嘲笑親熱過度學習不好只知戀愛的學生。長期以來,很多學子性心理漸漸扭曲變形。研究性戀亞文化的李銀河對此感受頗深。作為一個性社會學研究者,她曾在80年代三次申請在某大學開設性學課程,但均被拒絕。
前陣子,西南某學院女生懷孕被退學鬧得沸沸揚揚。學校要求懷孕女生寫檢查………交待發生性關係的時間、地點、次數並承認犯有“品行惡劣,道德敗壞”的錯誤,家長怒上法庭;認為校方侵犯了學子隱私權。試問,校方面對性問題的小兒科作風,幾時能與社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