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法國人把聖女貞德塑造成歷史英雄,這妹妹喜歡不戴頭盔,裸著臂膀,持一把砍柴刀,呼嘯而來,呼嘯而去,但在所有關於貞德的油畫中,法國男人都尾隨在她身後,很像一群沒心沒肺的跟班。
這麼粗魯的希臘人乾死了這麼優雅的法國,還有葡萄牙人、捷克人,讓人無比震撼,如果一定要用一個情形來描寫希臘人在本屆歐洲盃的勝利,我願意例舉《新龍門客棧》裡那個悶頭砍著羊羔肉的“韃子”,丫根本不是高手,甚至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嘰裡咕嚕”地揮舞剔刀一通亂砍亂殺,連大內第一高手的曹公公都被剔得只剩一根棒子骨了,死狀難看,極不環保。
真有種殺法,專門和優雅過不去。
�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歐洲盃不能承受之瘋
不要管“生命中承受之輕”或者“生命中承受之重”,其實捷克人是“不能承受之瘋”。
不要讓捷克人從更衣室瘋狂起來,讓揚…科勒、巴羅什、內德維德、波波斯基像布拉格街頭的詩人一樣瘋狂起來,他們用瘋狂的三個進球製造了又一個下半場突發事件——血從血管裡爆裂噴薄而出,誰能承受?高舉進攻主義大旗的捷克隊,即或不是歐洲盃的真命天子,也是民意中的真命瘋子。
更衣室?布呂克納一定在更衣室裡做了些什麼,否則捷克隊不會總是在45分鐘後突然發瘋。逆轉上半場40%VS60%的控球率已經是老頭子第4次傑作了,從2:1拉托維亞,從3:2荷蘭,從2:1德國,直到3:0丹麥,捷克隊只要從更衣室出來就會注射雞血般瘋狂顛覆,如果揚…科勒進球只是他之於米的勞爾森還要高出12公分的生理優勢,那麼巴羅什兩個進球完全是中前場能量釋放的結果,布呂克納所做的只是像街戰前的教父那樣狂吼:瘋狂吧,奔跑吧,釋放吧——然後那幫吃了春藥揣了炸藥的傢伙又衝來了。
一個刺激的聯想是:今後,捷克人是否可以申請只打下半場?
在布呂克納啟用捷克隊發瘋的時候,奧爾森仍然在想著“控制”,用本屆歐洲盃最墮落的4231來控制,當一個童話按所謂最新潮最安全的4231來敘述裡,丹麥隊只能控球、丟球、再控球、再丟球……永遠進不了球,像故事中那個丟了開門鑰匙的夜歸人。
算了,這就是比賽的全部——一個號稱領悟了現代足球控制藝術的奧爾森碰上一個號稱掌握了瘋狂殺法和更衣室魔法的布呂克納,當理性遇上血性,當沉靜遇上瘋狂,當雞蛋碰上石頭,當美人魚碰上老鯊魚——一個本屆歐洲盃的戰術老話題庸俗而刺激,一場血腥殺戮為過去兩天昏昏欲睡的夜晚撩動了“G”點。只有捷克,才能讓我們嗅到戰場上燒焦的味道,只有捷克,才能讓迷亂而腐朽的歐洲盃有抹刀刃上帥氣的瓦藍。
向一個戰術的異類投降。
布呂克納可能是歐洲盃最魔幻的教練,他在更衣室乾的一切將是給特拉帕、賽斯、埃裡克森、桑蒂尼等上流人士的生動教案,不要把他簡單當成一個室內講演家,不要把他當成一個用4前鋒戰術博得“波膽”的賭徒,他對比賽細緻入微的嗅覺和對進攻的理解,讓已被學院派遺老遺少們弄得很八股的比賽開始有了生動情節,那種“0:0,1:1,然後拖到加時賽,然後拖到點球大戰,然後沉悶死去”的劇本被他撕掉,他對孩子們說:“進攻、進攻、再進攻——去他媽的,我要在90分鐘解決戰鬥”——多好的祈使句!
現在的問題是,捷克隊還能走多遠?換一種激動人的說法是它還能給我們多少瘋狂的殺戮,捷克人進10球4場全勝,巴羅什進5球逼近金靴,我不希望希臘神話還能繼續,在“豪門盛宴”幾成“豪門剩宴”時,暴動可以停止!讓捷克人與荷蘭人或葡萄牙人來一次真正的決鬥是眾望所歸,至少這可以掩埋一下傳統列強老邁屍骨給歐洲盃散發的腐臭。
誰能承受捷克之瘋,承受據說擁有一對三瓣膝蓋骨的內德維德,承受腳上安裝了馬達的巴羅什,承受用光頭頂著球場天花板的揚…科勒,而且去承受那個滿嘴狂言的白髮鄉村老頭,布呂克納在新聞釋出會瘋狂地說:“進球,只要進球,永遠比對手多進一個!”
他們一起向對面球門發瘋——就是歐洲盃“不能承受之瘋”!
神話是這樣製造的
是世界的歡呼?還是世界的慘叫?!
最後1秒!最後秒!最後秒!子彈在世界的盡頭毀滅世界,或重建另一個世界,世界的界碑被諸神的雷電轟擊出:“神話”!
瞎子荷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