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地下暗泉的生氣,依某愚見,我主陛下是白帝之子轉世,自下而上做了萬乘之尊,捨去這門嶺深山裡的逆穴,其餘各處都不足以為陵。
王莽聞言大喜,重賞了這位術士,即刻徵調大批民夫,在門嶺中挖洞造陵,效仿秦皇漢武之鼎盛氣象,修築大規模的地下宮殿,此節暫時按下不表,卻說邊疆烽煙又起,各種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中原大地到處是一片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的景象,使得天下洶洶、民怨鼎沸,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揭竿起義,一時間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合該漢家氣數未盡,赤白帝子仍要相爭,西漢末年在南陽郡出了一個劉秀,劉秀字文叔,乃是西漢皇族後裔,漢高祖九世孫。雖名為皇族後裔,但劉秀這一支屬遠支旁庶的一脈,尤其是到了西漢後期,劉氏皇族的子孫開枝散葉遍佈天下,保守估計至少有十餘萬子孫,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劉秀這裡,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
劉秀除了頂著個皇族血統的頭銜,和普通老百姓相比也沒什麼分別,但劉秀絕非常人,畢竟是一代真龍天子,日後中興漢室的光武帝,相傳他在鄉下出生的時候,有一道赤光照入室中,成年後多謀擅斷,胸懷韜略,參加了反抗王莽統治的起義軍,他一介布衣,部下兵少將寡,裝備很差,甚至在起義初期,還要騎牛上陣,因為沒有戰馬。
隨著起義軍聲勢日益壯大,王莽在長安城裡坐不住了,調動四十二萬大軍,號稱百萬之師,以奇人巨毋霸為征討先鋒,這巨毋霸原本是山中野人,身高三米三,腰粗十圍,力大無窮,三匹馬拉的車都載不動他,晚上睡覺也沒有床榻容得下,只能在地上枕著牛皮大鼓睡覺,吃飯的時候拿兩根鐵條當筷子,又能驅使虎豹一類的猛獸作戰,乃是史書記載中有名的巨人,王莽把此人籠絡過來鎮壓起義軍。
這支大軍浩浩蕩蕩,刀槍如林,旌旗輜重,千里不絕,聲勢極盛,與農民起義軍在昆陽展開惡戰,昆陽位於昆水以北,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王莽大軍圍城數十重,列營百數,雲車十餘丈,從高處瞰臨城中,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鼓角之聲聞於數百里之外,而守城的起義軍只有區區萬餘人,諸將面對著聲勢滔天的新莽大軍,皆有惶恐畏戰之感。
當時的劉秀,僅僅是起義軍若干將領之一,他認為王莽軍雖然勢大,但起義軍佔據城池,據險固守,再出奇兵襲擾,未必沒有勝算,於是指揮所部人馬,同王莽軍展開了激烈無比的城池攻防戰,戰況空前慘烈。
王莽軍或挖地道,或以衝車撞城,或積弩亂髮,矢下如雨,各種攻城戰術無所不用,射入城中的亂箭如下雨一般,但城內起義軍仍浴血堅守,小小的昆陽城在如此攻勢下竟然多日巋然不動。
有一天夜裡,劉秀趁敵軍不備,帶領三千精兵,組成敢死之師,直搗敵軍大營,打得王莽軍措手不及,此時城內已經被困多日的起義軍,見王莽軍中陣腳大亂,也從城內衝殺出來,殺聲震天,其時正值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至,驚得王莽大軍中的猛獸四處奔逃,主帥被殺,底下的兵將全都亂作一團,爭相潰逃,結果被殺、踐踏、溺死者不計其數,堆積如山的屍體把大河都阻塞住了。
王莽四十幾萬大軍,在昆陽堅城之下受挫,攻城多日不下,士氣大損,最後受到農民起義軍的奇襲,發生了大潰退,兵敗如山倒,那巨毋霸也是下落不明,多半是死在了亂軍當中,剩下的殘兵敗將,再也無力對抗起義軍,天下為之震動,整個王朝迅速土崩瓦解,果然在不久之後,勢如破竹的起義軍一舉攻陷長安,王莽死於混戰之中,新朝就此覆滅。
這些年中,王莽軍與農民起義軍在中原地區反覆惡戰,深山裡的皇陵工程可一直沒停,由於工程浩大,民夫人數不夠,很多被充軍的刑徒,也就是受王莽迫害的那些人,整家整族都被髮配到山中修皇陵,男女老幼皆有。
皇陵地宮還沒造好,王莽就已經死在了亂軍之中,軍隊奉命把進山的隧道挖塌,悶死了無數民夫,也有少數命大沒死的,全被困在了山裡,這天坑周圍雲峰疊嶂,全是直上直下的萬丈峭壁,飛鳥也難以逾越,這些倖存者為了在天坑裡生存下來,用墓磚砌屋蓋了村子,在與世隔絕的深山中,常年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這就是大穴村最初的來歷。
村民們不知道外界改朝換代的情況,但從古以來,修皇陵的人大多隻有死路一條,即使不在修陵過程中累死,朝廷上也不可能讓這些民夫活著,以免將皇陵地宮的秘密洩露出去,因此村民們大多沒想過要挖開隧道逃出山去,就在天坑裡開墾田地捕獵鳥獸為生,因地下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