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省的糧食顆粒無收,草根樹皮都吃盡了,餓殍遍野,數百萬災民背井離鄉,拖兒帶女擁到城裡討飯。
一般這時候,官府都要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在城內設了許多粥廠,就是那白水煮的米湯,住到粥廠裡的饑民,每天早晚可以得到半瓢稀粥,那湯水裡米粒也見不到幾個,但別小瞧了這一碗粥,餓得快死的時候喝上一口,就能苟延殘喘,喝不上這口粥,也許當天就活活餓死,餓死的便拖到城外荒郊,扔進萬人坑裡餵了烏鴉野狗,別看那年頭人沒吃的,這些野狗可個個吃得腦滿腸肥,皮毛油光鋥亮。
朝廷雖然下旨開倉放糧,奈何國庫空虛,再加上貪官汙吏層層剋扣,糧食發到粥廠已經沒多少了,僧多粥少,無異於杯水車薪,幸虧有那些富商大戶出錢出糧,楊六爺遇上這等事,自然不甘人後,他獨自包了城中最大的幾個粥廠,一天舍兩頓米粥,那粥不但稠,晚上還給半塊餅子,不過這些粥廠不讓青壯男子進來,只收容那些老弱婦孺。
其中一個大粥廠設在法海廟中,總共住了兩千多人,大多數為女人和小孩,那時也顧不上什麼寺規了,由於廟小人多,房屋不敷分配,只好在廟裡用草蓆搭了很多棚子,以供這些難民居住,上面拿草蓆蓋頂,外牆圍以蘆葦,那棚子搭得密密層層,一片連著一片,後面再進去人幾乎沒有立足之地,每天由和尚們負責煮粥,僧人在庭中支起幾口大鍋,煮好了米粥,便讓饑民們排著隊,依次上前領取。
楊六爺一有工夫,就抱上兒子到法海廟粥廠,看僧人給災民們舍粥,有時更要親自動手。
那天起了西北風,陰晦寒冷,天色跟夜裡一樣,楊六爺給災民們預備了一批棉被,也是親力親為,自己帶著家丁送到廟中,外面天寒地凍,他本不想帶兒子同去,可那小孩抱住他爹不撒手,怎麼哄也不行,楊六爺心想:“這孩子也是帶著善緣來的,不讓他跟著去舍粥,就抱著我不放,既然是這樣,帶此子同去又有何妨。”便給小孩加了衣服,乘馬車到了廟中。
大清早寒氣凜冽,難民們早早就起來等著發粥了,楊六爺特意囑咐僧人,今天寒風刺骨,粥裡要多放米,餅子加倍。
那些饑民凍了半夜,好不容易盼到早晨,看僧人們把米下到大鍋裡煮,香氣聞到鼻子裡,餓火更加難耐,顧不得秩序,紛紛擠到前面,都想趕緊喝上這口熱粥。
廟中搭滿了棚屋,本已十分狹窄,這兩千多饑民亂哄哄地擁擠過來,寺裡的幾個僧人根本阻攔不住,楊六爺讓手下的家丁上去維持,才穩住局面。
這時候粥也煮好了,楊六爺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拿著瓢,要給那些饑民舍粥,可這事也怪了,這個平時不哭不鬧、乖乖巧巧的小孩,突然間哇哇大哭,就像讓什麼東西給嚇壞了一樣,周圍那些獻殷勤的人,輪番過來又哄又抱,那孩子只是號啕大哭。
楊六爺心疼兒子,抱拳對眾人說:“老幾位,對不住了,今天這孩子不舒服,我得帶他找郎中瞧瞧去,大夥接著忙,可別耽誤了舍粥的正事。”
楊六爺說完抱上兒子,乘馬車離開了法海寺,也就剛出去兩條街,忽見高處煙霧彌空,原來法海寺粥廠裡由於擁擠不堪,碰翻了鍋灶,那周圍全是草蓆木樁子所搭的棚屋,不僅簡陋,而且易燃,見火就著,西北風颳得又緊,火借風勢,風助火威,一時間濃煙滾滾,火光燭天,那熊熊烈焰,把整個寺廟統統吞沒在了火海之中,一百多間大棚,頃刻燒了個乾乾淨淨。
這場巨災事發突然,火勢起得太快,災民們頓時亂成一團,一個個蓬頭赤腳,拖兒帶女,奪門而走,這兩千多人哭聲震天,你擁我擠地搶到門前求一生路,有許多人被濃煙眯住了眼,跌倒在地掙扎不起,擠死踩死的不計其數,大都擠成了一堆,火勢席捲過來,只能被活活燒死,最終一個人也沒能逃掉,饑民中很多是姐弟母子之類的關係,在大火中仍是互相依倚,有的小孩把頭紮在母親懷裡,有的姐姐把弟弟擋在身下,被燒成焦炭之後保持著這種姿勢,死狀之慘,實在難以言說。
等外面的人把大火撲滅了,進到法海寺粥廠中一看,景象真是慘不忍睹,寺廟內外都被燒為了焦土,地上到處是焦頭爛額的死屍,餘下的灰燼還沒熄滅,冒著屢屢青煙,一陣陣燒炙人肉人油的惡臭,燻得人喘不上氣來。
事後人們議論起來,都說兩千多饑民竟無一人生還,這就是老天爺要收人,趕上的一律在劫難逃,要不是楊六爺提前出來一時半刻,如今也燒成焦炭了。
楊六爺暗道僥倖,多虧自己這兒子當場哭鬧,要不然真是不敢往下想了,可仔細想想,這件事也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