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魂
大綱:
第一章:同雨雪交流,與自然對話。寄情於雨雪間,人同雪花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形狀,每個人都是最特別,獨一無二的。這一章*寫了《雨》六篇,《雪》四篇,還有另外兩篇為詩歌譯文。這一章中主要包括了散文和詩歌,每一則代表著不同情感。述說物件在人與自然之間交替,各佔春秋。
第二章:音樂,無聲的歌,有聲地刻在心間。心的溝壑,心的平原,心的高原,心的大海,一同追逐。這一部分是對歌的一次實驗性寫作,也下了很大功夫。
第三章:浮塵 ,蟲語 ,草木。浮塵一共有15篇,以蒼茫天宇間的蟲魚草木為主角,訴說自己所走過的風雨。
浮塵:折戟沉沙,沙場的飛沙走,佛像手指尖的燈灰,揉破你淚腺的沙石,隨處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蟲語:曼妙飛舞的蝶,破繭後的飛蛾,皓月晴空下蜘蛛。
草木:野草的呼喚,草木皆有情。
第四章:行與思 ,情鎖, 思考,成長: 講述生活中思考的點滴,東西的取捨,心靈的歸屬。對時間,人生,情感的思考。
第五章:風言風語 瘋言瘋語 愚人日記 :瘋癲中帶著灑脫,人們總以愚人自居。
千帆一渡
羽渡魚淵
《心的軌跡》更名為《心軌~Beat Code》。
以下是《羽渡魚淵》的簡介,為自己歌寫的故事 。
TA們,dream,卻活的那麼真實 ,風纏繞著,輕吟著他們的歌。
桑隱 又為殤隱、殤隕,紀念阿桑,冰桑系寒蟬,在歲月糾纏的歌聲 ,如絲如縷飄落到了天堂,就這樣退去了繭,化蝶蕩去了紅塵。
繭柔 靈魂的軀殼,命運的站臺 ,等待了百年的蛻變。命運的棋子,在誰手中錯落。
相遇, 風漄,蝶漸。或許從來不該相遇,宿命卻已經將他們纏在一起。We were tied by the strings of destiny。越是掙扎也是割得遍體鱗傷,命運的弦顫抖著,它也畏懼我們的執著。
一個地方,熒月灣,藏著他們的故事,等待有緣人解開。
出逃 未知 神秘 自然
宿命 創世 傳說 敬畏
前世 輪迴 三生 恐懼
命運 抉擇 情感 軀殼
陰謀 世界 迴圈 代替
復仇 毀滅 交織 復活 。。
《羽渡》創作的方向
一直在思考著自己的故事應該走什麼樣的風格,網路上的一般出玄幻、仙俠、都市,言情…個人看喜歡宮崎駿的創作方式,文字所能表達和動畫能表達的東西有些差距,當這又不存在著什麼矛盾,我想是自己的強加的把。自己喜歡看很多的美劇,偏好著科幻和魔幻風格,但又不想夾雜太多西方宗教的因素。可能不是將自己定義為網路寫手的緣故,丹布朗、JK羅琳式的創作式個人也比較贊同。宮崎駿的作品大多包含著歐式的風格,東西方集合的方式,東方的唯美,西方的緊湊。站在80、90的分界上,更是站在歷史的前沿上,近些時日所看的日本也都是偏向西歐中世紀風格的描述方式,當然不排除純都市的科幻。
個人也想創作跨媒體的作品,現在網路小說中很多作品只能改變為遊戲,好像和電影、漫畫之類的媒體沒什麼緣分。現在中國的文化遭受著外來文化的衝擊,我想自己不是一個被外來文化所淹沒的人,而想成為一個牽線的媒人。由於歷史社會的緣故,金庸大師不能成為一名外交家,只好下港從商,之後再從文。香港報業的先驅,當然個人不想從政治想對大師多做評論,他已經是一個我們很難跨越的巨人,當然不會每個人都想去跨越。
大師文中擁有很多中國歷史典故,當然也不排除西式的創造方法。香港本來就是東西方結合的產物,不管她是怎樣誕生的,港式的小說當然也跳不過這一招。無疑金庸除了金庸大師的寫的劇本之外,他的小說鉅著也都被搬上的了銀幕,文學與影視行業的聯袂演出,皆大歡喜。當然個人不喜歡有些導演炒得大師作品都成了焦飯,不過大師也顯得大度。
有人會嘲笑日本動漫和韓劇的意淫,但意淫何嘗不可。個人不喜歡以什麼型別的憤青或是政治狂熱者的姿態去品論。韓國是在美國的臂膀下存活下來的,當然我不喜歡美國對朝鮮的侵略。沒有東西,就要創造東西,那怕是意淫,如果像中國這樣大的國家,一個擁有歷史國家,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