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之戰拉近了劉江源和蘇浩之間的關係。對於蘇浩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劉江源只能儘量勸說。他畢竟不是軍部的要人;無權參與上層集團的權力角逐。對於這些寬慰性的話;蘇浩也總是抱以微笑。
他的目的在於擴大“蜂群”;獲取更多的戰略物資。至於軍銜高低和實際權力……蘇浩對此興趣不大。
透過實戰練兵;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短短兩週時間;第十一獨立部隊已經戰死了兩千餘名士兵。
以三人小隊模式為主;配合武裝卡車展開搜尋;這在未來世界已經被無數次戰例驗證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這一時空同樣有效。然而;剛剛換上軍裝的新兵根本談不上什麼配合。對變異生物的恐懼;想要報仇的狂熱心理;晶石銀骨產生的誘惑……很多人死得不明不白;甚至可以說是無謂的傷亡。
相比之下;“工蜂”的損失輕微的幾乎可以不計。
早在昆明的時候;“工蜂”就接受過不同型別的戰鬥訓他們以團隊模式相互配合;不斷獵殺變異生物。無論戰鬥力還是戰場判斷能力;都要遠遠超出從基地市外招募的難民。尤其是在黑色顆粒的神秘聯絡作用下;彼此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三人攻擊模式被髮揮出最大威力。在“工蜂”看來;合肥城裡的戰鬥其實難度不大;充其量不過是變異生物的數量多少罷了。
蘇浩放下肩膀上的單兵機炮;舉起望遠鏡;遙望著遠處林立著無數高樓大廈的城市;長長呼了口氣;對守候在旁邊的黃河等人吩咐道:“走吧天快黑了。”
晚餐時間;第十一獨立部隊的陣地上;只能看到寥寥無幾的留守人員。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丨所有倉庫和交通要道均由“工蜂”把守。蘇浩不會再同樣的錯誤。沒有士兵可以就地招募;沒有資源和武器裝備…就真的什麼也沒有了。
夜幕很快降臨。
臨時指揮部裡燈火通明;軍官們在地圖和各種電子儀器前忙碌;一張張記錄資訊的檔案來回傳遞。它們被歸攏、整理;分析出其中有價值的情報;再進行重點評判;直至被採用。
現在的情報收集工作大多由空軍負責。情報分析也要比歷史上任何戰爭時期都要簡單。畢竟;對手不再是敵**隊;而是變異生物。戰鬥情報不外乎以下幾點————數量、位置、地形。
黃河一直盯著電腦。
從上個月開始;按照軍部的最新規定;每個分戰區都必須對當天戰鬥結果整理上報。這些資料以每週更新一次的方式;在戰區內部公開;各個參戰部隊可以透過衛星聯網;看到自己和友鄰部隊人員傷亡、物資損耗、獵殺統計等資料。這種資訊透明化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激起了部隊之間的比拼心理。就在前天;軍部再次釋出新命令————從即日開始;各大戰區將設定“擊殺戰功排行榜”。根據各部隊的實際擊殺數字;對有功人員予以獎勵和晉升。
在未來世界;差不多也是在相同的時間段釋出了這個榜單。這是參謀聯絡會議針對士兵戰鬥力和生物戰爭變化做出的決策修改。因為無法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士兵的個人戰力和指揮官對地形、時間、聲音乃至氣味等因素的利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仗是越來越難打;以往戰爭中攻佔對方戰略要地或重要資源產地的做法;已經徹底失去了作用。唯一的取勝之道;就殺死每一頭變異生物。
很簡單;也很殘酷。
擊殺榜單由下自上對應每一個士兵;繼續歸攏到具體參戰部隊;小隊、中隊、大隊……層層上行;最終匯聚為部隊指揮官的個人功績。
這種做法的好處顯而易見————無論士兵還是軍官;計功方式被簡化為以銀骨晶石為準。個人擊殺數超過兩百毫克銀骨;也就是一百頭變異生物的時候;即可獲得晉升。小隊以上的團隊擊殺計算要更復雜一些;可以算作所有人共有;也可以累積疊加;或者歸於某個人名下。當然;作為部隊主官;計算功績必須以該部隊所有士兵上繳的銀骨晶石為準。
以第十一獨立部隊為例;如果蘇浩想要在上校基礎上更進一步;成為準將;那麼第十一獨立部隊在接下來的六個月裡;月平均上繳銀骨數量不能少於兩萬毫克;或者對應一萬頭變異生物的晶石;戰區擊殺數排名必須居於首位;才能獲得晉升。
蘇浩咬了一口手裡的饅頭;笑著說:“現在的這些數字沒什麼用。你也無法從中看出什麼究竟。真正要產生變化;至少是三、四個月以後的事情。”
擊殺榜上的數字可以累積。如果這個月沒有滿足兩萬毫克的銀骨上繳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