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她不想高攀》最快更新 [aishu55.cc]
陶嬤嬤見狀,忙給侍奉的丫鬟使了個眼色,隨後便躬身退出屋去。
李幼白直起身來,面朝李沛和馮氏:“爹,娘,你們的恩情,女兒永生永世不敢忘記。”
馮氏蹙眉,伸手要招她起來,李幼白卻轉頭向她,又跪下去:“娘,原先是我不懂事,總跟妹妹計較,您別怪我。您給我的愛和關照,已經遠超您能給與的範疇,女兒叩謝您的大度。”
她曾因馮氏偏愛妹妹而抱怨委屈,難過落淚,氣她既不喜歡自己,緣何又要生下,氣她明明是個慈母,笑顏卻只對妹妹展現。可當得知自己身份時,所有因此而產生的不忿便都有了藉口,那種傷心業已變得無關緊要,取而代之的慶幸,是對李沛和馮氏的感激。
馮氏頗為羞愧,兩個女兒,她從來就沒有一碗水端平過。連下人都看得出,曉筠是她心頭肉,幼白像是撿來的。就像這回,她昧著良心對許家娘子說幼白有了親事,這才叫許家定了曉筠。
她對李幼白,全然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故而聽著這番話,著實心虛。
“不管怎樣,我都是你娘,別說胡話。”
“爹,蒙您念在同科之誼,於絕境時收留女兒,女兒叩謝您的大義。”
李沛嘆了聲:“文宣信任我,我不能辜負他。”
李幼白深吸一口氣,目光漸漸變得篤定:“爹孃,女兒輾轉難眠,思慮再三,仍想堅持自己所願,讀書科考,入國子監。”
“一概後果,皆已考慮妥善?”
“是,前路艱險,女兒定會小心謹慎,望爹孃成全。”
若說先前讀書做官是要為李家爭光,而今李幼白更多了個念頭,她要考進京城,去看看生父曾就職的衙門,再看看那位閔大人,若還有可能,她想調查當年舊案,還生父清白。
一切都得徐徐圖之,最緊要的便是準備來年的鄉試。
李沛看著李幼白長大,這個女兒心性慧根極好,沉穩剋制,聰穎有度,當真承繼了言文宣的品行才貌,加之其刻苦勤勉,才有今日的學問成就。有時他忍不住想,這樣好的女兒,若真是自己親生的該有多好。
他摩挲著桐木雕花扶手,緩緩開口道:“那便去吧。”
李幼白把頭磕的通紅,事畢馮氏叫她上前。
“我知道你學問好,又肯用功,不像曉筠,總想著玩,凡事都得我幫襯著才行。昨夜我和你爹商量過,你已經十六歲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見地,想做什麼,便去做什麼吧。”
母女二人面對面看著,李幼白動了動唇,話未說完腮頰有些泛紅:“娘,我可以抱抱你嗎?”
她羨慕妹妹能在馮氏懷裡撒嬌,能任性胡鬧,羨慕她累了困了不高興了,馮氏便把她攬過來,輕拍後背哄著。李幼白無數次渴望馮氏也能像待妹妹一樣,把她抱進懷裡,可一次都沒有。
她們的母女情分,從來都是疏離冷淡的。
聞言,馮氏一僵,但仍伸出手來,李幼白就著她的懷抱,把腦袋貼上前去,她總是想象母親的感覺,想象被她抱著,會不會特別溫暖幸福。
而今聽著馮氏沉穩的心跳聲,她又覺得分外陌生。
馮氏進屋,不久拿著一封信出來。
“陛下采納長公主建議,明年開恩科,加了一場鄉試,想來報名的人不在少數,你需得好生準備。咱們濟州到底是小地方,便是你資質好,也得尋個像樣的學堂,有正經先生教,必定能事半功倍。”
她把信遞過去,李幼白看見“鎮國公”三個字,不由一愣,“這是?”
“可聽過盧家家學?”
“盧家家學嚴謹,請的夫子都是有名頭的,兄長曾告訴我,致仕的弘文館學士諸葛瀾大人,就在盧家授課,他做過太子少傅,學問人品都是上乘。”
其實讀書人沒有不知道盧家家學的,門風好,請的夫子都有名頭,正因如此,達官顯貴都想把自家孩子塞進盧家,可謂一位難求。
馮氏見她知曉,便省去了口舌,徑直說道:“我跟鎮國公夫人是舊時好友,想來她能看在往日情分上,將你留下。”
她一早便寫了書信寄去齊州,算是給李幼白鋪路。
未成婚時,她和國公夫人稱得上手帕交,常有來往。只可惜後來,她嫁給李沛,而李沛官運不濟,穩在六品上多年未動。鎮國公雖掛閒職,但爵位世襲罔替,食邑三千戶,良田幾千頃,更別說旁的賞賜。鐘鳴鼎食之家,便是如今只剩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