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了陌生修士,這就不得不提高几分警戒,畢竟小心無大錯。
雖然最後那人也確實沒有動手,但也不妨害靳秋的處事原則,在出現能威脅你的力量之時,如果沒有半點防備,那就死了也不怪他人。
看著背後小城越來越小,到處都是荒蕪,竟是連幾個人影都沒見到,雖然此時已近黃昏,大雪早已融化,萬物都在繼續著生的力量。再飛行片刻,便是枯木野林,荒山突兀,靳秋的心也隨之靜寂空靈。
不久,靳秋就飛到了一特殊地形,四面都是高山,只有一條山路,婉轉蜿蜒,曲折往復,溝通山谷,但從上方看去,卻是有幾處山石阻斷,還有幾處荊棘密佈,導致這山路也斷絕了內外勾連,只能從上方沿著此條小路飛越進去。
這山谷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氣象,由於封閉,與外界相通也只是似連非連的一條斷絕山路,所以這裡沒有外界的寒冷,只是氣溫稍稍降低,但也絕對不是不能讓人承受,兼之氣候適宜,水分溫潤,造成這裡只有春秋兩季的氣候,並且草木繁茂,花香四溢,還有不知從那裡來的地下水源,從而形成了一個幾畝大小的深湖,而在不遠處正好有一天然洞穴,不過離地十餘丈高,之所以看到它,卻是因為那洞口正好覆蓋綠色藤蔓,與周圍的青色山石格格不入,分外顯眼。
而一看到這裡的環境,靳秋就知道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地方修行了,因為內壯臟腑已經差不多完成,現在要做的就是餐風飲露,逐漸適應不再攝取食物,以達到淨化臟腑的目的,而這裡湖水明淨,環境淡雅,正是此階段最好的修行環境,不僅生理上,也在心理上最適合擺脫食物的依賴。
所以靳秋在第一眼看到這裡時,就決定了,再沒有比這裡更合適的地方了,檢視完整個山谷的格局,靳秋也不怠慢,直接來到那藤蔓覆蓋的山洞的下方,隔得遠了還看不清楚,直到近前才發現,這山洞卻是有些露出來的部分,算是可以落腳,只是被大片藤蔓佔據著。
靳秋也不客氣,換了騰雲符,飛了上來,當先就是幾道劍氣,把這些繁複卻沒有多少防護的野藤劈開了一條直通山洞內部的小徑,一些蛇蟲鼠蟻紛紛奔逃,或者四處亂竄,總之,靳秋打破了這裡長久的平靜。
但靳秋需要這裡來做為修行的居所,那麼這些藤蔓、蛇蟲之類的就必須清除,只是一個小小的山洞,只是因為靳秋看中了,這些生靈就得面臨滅頂之在災,靳秋有些短暫的失神,隨即自嘲,什麼事情都能想的那麼遠,也太累了,想的太多了。
便不在意了,只是像這樣用劍氣開路,效果未免太差了,可是自己所學皆為風冰兩系的法術,怕是用不到這裡,而這些潮溼陰暗的藤蔓也不容易燃燒,自己就算能點個火,也無計於事。
難道連開闢個野外洞府也這麼麻煩,邊想著,便摸索著儲物袋,自己的儲物袋有什麼東西,再清楚也不過了,除了那兩樣法術靈引,幾件常用符器,就是不久前得到的載靈玉實,再就是衣服、辟穀丹等雜物。
不過還有殺了那安家兩修士後,取得兩個儲物袋,因為當時受了傷,就沒有檢視,再加上後面發生了諸多事情,也就忘記了這回事,現在倒是可以看看有什麼可以用的上的。
也是丹藥居多,一些雜物,然後就一些符器,搜搜檢檢,居然讓靳秋找到了一個火球術的符器,火紅色的溫潤玉質,雖然有比施展法術慢的特點,但好在只需有先境界以上的真氣支援,也能起些作用,更難得的是用這裡卻是再好不過了。
至於法術靈引卻是沒有找到,這個也可以理解,畢竟法術靈引,不僅能學到法術,但這點也就比符器好上那麼一點,關鍵是在學習法術時,在那靈覺感應的那一刻的感悟才是萬金難求,感悟的越深刻,那將來的好處就越是多,這才是修士學習法術的最根本原因。
畢竟修士的最大追求就是道行精進,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掌握更多更強的護身除魔妙法,那就是最好不過了;所以法術靈引就是眾多修士追求的最好東西,所以一般修士身上就是有法術靈引也是多半自己用了,就是不適合自己的,也會找渠道交換,也就難得在修士的儲物袋裡找到這些東西,太罕見了,而與之相反的是,只要是主流修士,基本上都有幾件符器,這東西不比法術靈引,用一次就沒有了,只要不是在鬥法中損壞,都會流傳下來,就是修士身死,只要保養好,那也是可以留給徒弟傳人或著後代子孫的。
所以能找到那火球術也就不足為奇了,也不耽擱,直接輸入真氣,雖然稍稍遲滯,但一顆火紅的大火球就成形,然後順著正前,也不轉彎,直接砸到那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