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你如今不是敕命夫人,好歹也要做兩身合適的吉服才好,還有三丫頭,哪怕是個庶出,他也是娘娘的親妹妹,也該有兩件合適的新衣裳,配兩套光鮮亮麗的頭面。這些都是娘娘的體面,你可莫要忘了。”
王夫人聽見賈母應承下來,剛開始的時候,還是蠻高興的。可是聽見賈母提起他現在是個庶人,身上的罪名未消,王夫人的臉又僵了。再賈母提起探春,王夫人的心裡就更加不舒服了。
王夫人好歹也是大宅門裡面出來的,也清楚做兒媳婦兒的不應該跟婆婆頂嘴,少不得道:“這事兒還用老太太吩咐,媳婦兒早就吩咐下去了。只是正月十五的那天,迎駕的全部章程還要跟宮裡人確認一下,還有那天,怎麼也該讓全族的老少爺們給娘娘磕個頭,讓娘娘知道族裡還有這麼幾個人才好。”
賈母點了點頭道:“這事兒,你自己去跟東府商量罷。或者讓老二往東府跑一趟也使得。這原來就應該是外面的男人們管的。我們很不必操這樣的心。”
王夫人道:“還有,省親當日,女眷們在哪裡歇腳,又在哪裡供應,如何排位,這些也該有個安排才是。宮裡的規矩嚴,可不能鬧了笑話。尤其是二丫頭,一貫嬌慣的……”
聽到這裡,賈母終於忍不住開口了:“罷了。你大哥終究是另立門戶了,兩家既然已經分了宗,他們就是不去也是不妨的。……”
“可是……”
王夫人還想說兩句,卻在賈母嚴厲的目光之下,不得不閉了嘴。
賈母道:“老二家的,我知道,你是覺得,二丫頭有身份,他去給娘娘迎駕,也能夠給娘娘長臉。但是,你不要忘記了,老大媳婦還在屋裡躺著呢。二丫頭若是去給娘娘迎駕了,外頭會怎麼想他?老大就這麼一個閨女,又一貫寶貝,若是他鬧起來,你以為丟臉的會是他們?要知道,他們才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比起他們,娘娘才是那個玉瓶!你好歹先分清楚了主次!”
王夫人沒有想到,在賈元春就要省親的當兒,賈母還這樣疾言厲色地對待他,當時就愣住了。
賈元春的省親事宜就在這種氛圍之下開始準備了,期間,因為到了日子,長樂公主回宮一事也不過是在大房的幾個女孩子之間引起了小小的波瀾。對於沒有資格參加選秀的諸多史湘雲探春而言,他們更關心的是賈元春省親的事兒,因為這事兒關係著他們的未來,而長樂公主不過是他們生命中的過客罷了。
史湘雲想的是:賈元春雖然只是賈寶玉的同胞姐姐,可是他卻是皇妃,賈寶玉的婚事,他幾乎有一半的話語權。如果賈元春能夠點頭,那麼他跟賈寶玉的事情就成了一半了。
在史湘雲看來,他比薛寶釵的優勢更大一點。畢竟,他還是史家的女兒,而史家一門雙侯,即便沒有多少實權,說出去多多少少也勳爵貴胄之家,可是薛寶釵有什麼呢?庶民的舅舅還是庶民的姨母?
史湘雲覺得,自己的贏面還是比較大的。
探春也對即將到來的省親保持著樂觀的態度。他知道,自己不會成為這位大姐姐的障礙,相反,若是他能夠嫁一個好人家,還能夠成為這位大姐姐的助力。
像他這樣的庶女,求的也不過是一個好前程罷了。
探春衷心地希望,自己的大姐姐能夠幫他一把。
至於薛寶釵,他的心中也充滿了煎熬。
也只有薛寶釵知道,他們薛家到底在賈元春的身上投入了多少。說句不好聽的,若是賈元春不能幫他們薛家把皇商招牌弄到手的話,那麼,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他們薛家都要一闋不振了。
可以說,薛家兩房五口人之中,數薛寶釵對皇商招牌最為急切。
當然,薛寶釵也很清楚,如果他真的成了賈寶玉的妻子,那麼,賈元春不可能不幫他這個弟媳婦一把。那個時候,皇商招牌一樣能夠到手。不同的是,那個時候賈元春再幫忙,就是幫自家人,而不是因為他欠了薛家,才不得不幫薛家。
哪種更有利,薛寶釵很清楚。前者,目標明確、需要的時間也較短,更容易達成。但是薛寶釵知道,如果僅僅是交易,賈元春也許只會幫他一次,一次失敗就不會再提。按照後宮不得干政的鐵律,薛寶釵真心不覺得這件事情一次就能夠成功。
至於後者,顯然需要更多的操作時間,風險也更大。畢竟,賈寶玉的年紀還小,而他薛寶釵卻已經快要等不起了。但是一旦薛寶釵成了賈寶玉的棋子,他的回報也大。不止這個皇商招牌的事兒,就是以後有了別的事情,薛寶釵一樣能夠跟賈元春開口,請賈元春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