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倒黴!甭管是什麼人!被打臉也是活該!
…………................
兩日後,馬車一路北上,期間路過眾多叢山峻嶺,名山也出現數座,可惜他們只能遠遠的觀看,過一過眼癮,其中石膏山、北武當山、都只是遠遠的看了幾眼,最後一行四人來到太原。
這段路程沒有任何波折,出乎意料的平靜,要知道他們在離開陝西血村後,一路上時不時都會遇到乾枯的屍體。
這些屍體大部分是一些無家可歸的乞丐,還有逃荒的人,都是在路上凍死、餓死的,別看現在是夏天,但到了夜晚,北風呼嘯之下,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因此,劉半仙不知使用了多少張焚屍符,往生咒更是念了一路,但在這山西,卻是沒有見到什麼屍橫遍野的景象。
對此。陳龍庭卻是很清楚,這一切,都是閻錫山。閻萬喜的功勞!此人系山西武備學堂,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出生,早在1909年,又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後,就開始在山西新軍中任職,隨後逐漸掌握軍隊,他先支援孫中山。後擁戴袁世凱稱帝。
此後幾年一直在山西休養生息,等到閻錫山自覺羽翼豐滿。便站在娘子關上窺探形式,伺機而動。直到兩年後,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閻出兵石家莊阻截直軍北上。促成段祺瑞出任臨時執政,等等、等等、一系列的軍事行動。
陳龍庭心知,此時閻錫山表面上韜光養晦,暗中卻在擴軍備戰,前後就這幾年,看似平靜,實際上閻錫山修建了大量可以製造步槍、機槍、彈藥、甚至大炮的兵工廠,又把軍隊由民國初年的四個旅擴編為十七個師。
這暗自發展的功夫的確是厲害,也正因如此。閻錫山擁護過老蔣,也反過老蔣,他圍剿過赤軍、又和八路軍聯合抗日。雖然他投身抗戰。卻小心的避免得罪日本人。
閻錫山掌控山西將近四十年,期間對家鄉山西有著一系列的發展規劃,所有事情親力親為,不遺餘力,搞水利,推廣蠶桑。發展教育,新建太原兵工廠。火藥廠,使得如今的山西逐漸從貧瘠的農村脫變成為進步的模範省。
發展速度之快,直追後世!但陳龍庭還是要點評幾句,閻錫山是發展型別的守將,而不是攻略性的帥才!對於大事件,缺乏一定的主見,但他卻有最穩妥的方法應對,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此刻,陳龍庭等人已經來到太原府,別稱幷州,進城後的四人看著路上的行人氣色紅潤,臉色輕鬆,街道兩旁青磚林立,各行各業的叫賣聲絡繹不絕。
看到這個,陳龍庭點了點頭,不管怎樣,至少他把山西治理的不錯,讓老百姓滿意,這才是好官!這一點尤為重要,所以閻錫山才能在政壇上活躍這麼久,畢竟他在山西已經深入人心,整個省都是他的後勤,如果他再有帥才的能力,也未免太逆天了一些。
說完,四人尋了一間客棧,歇了一宿,第二天便繼續出發,一路來到祈州城,然後馬不停蹄的到達代縣,次日又向北走了二十公里,就看見由東向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設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燕穿雲,氣度軒昂,儼然是一座雄關!
這便是....雁門關!
自古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雖然沒有第一雄關‘嘉峪關’,那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重要性卻是排在首位,從古至今,只要拿下雁門關,先不說可以上可攻京師,下可逐中原,就是絲綢之路也會輕易改主。
此時陳龍庭正站在遠處,看著氣勢巍峨的雁門關,開口唸道: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一首雁門太守行,道盡了一千多年前,唐朝軍人們面對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式。
其中‘霜重鼓寒聲不起’,充滿‘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意境。而詩中最後兩句話,更是為了報答國君招用賢才的誠意,手揮舞著利劍甘願為國血站到死!
這讓陳龍庭心中萬分澎湃,雖然詩句中有著拍皇帝馬屁的嫌疑,但從古至今,雁門關下金戈鐵馬的情景,還少嗎?那些胡族蠻夷,雖然被數座雄關攔在外面,但卻依然兵臨城下。
從歷史上數次重建雁門關,就能看出,那些戰爭打的究竟有多殘酷!當真如詩中所說的那樣,黑雲壓城城欲摧!
不敢想象什麼數量部隊才能像黑雲一樣?
看著遠處的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