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相對論作為禪宗時空圓融境的參照,藉助審美距離說作為禪宗現量境的參照,反映了作者思維的活躍和視野的開闊。這種理性與悟性並重,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方法,對禪宗思想、哲學、詩歌的研究,無疑是比較切合研究物件的雙刃劍。

由於禪學三書“理性”與“悟性”並重,形成了將文學與哲學打通、詩情與禪韻圓融的特色。中國禪宗往往運用文學手法來表現其人生感悟、精神境界,因此有人說,透過文學而表達佛法的最高的境界就是禪。在文學與藝術的意境中領悟深刻的哲學思想,正是禪宗追求的智慧精髓。作者以較強的哲學領悟力與較?實的古典文學功底的結合,努力使禪宗研究在文學與哲學之間達到溝通與融合,這是值得稱道的方向。

二、重視對禪宗思想、哲學、詩歌主要文字的研究

作者重視對禪宗思想、哲學、詩歌主要文字的研究思路,在禪學三書中有明顯的體現。作者重視對禪宗詩歌主要文字的研究,分析和解讀了大量禪宗詩歌。此外,作者還重視對禪宗思想、禪宗哲學的主要文字的研究。

其一,重視對禪宗思想的主要文字的研究。禪宗對大乘佛教精華廣為汲取,於上堂說法、機鋒應對之際,時時揭舉大乘經典的話頭。考察禪僧著述,可以發現,《楞伽師資記》、《壇經》、《頓悟入道要門論》、《禪源諸詮集都序》、《萬善同歸集》、《注心賦》等很多著作都大量引用了佛教經典。延壽編集《宗鏡錄》100卷,更是禪宗史上融匯禪教的鴻篇鉅製。該書徵引了大乘經典120種,“諸祖語錄”120種,“賢聖文集”60種,使之相互映襯。要準確地理解禪宗思想,離不開唯識、如來藏、般若和華嚴諸經典。作者重視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文字,即大乘佛教經典文字,以及它在禪宗語境中的運用,從而有助於理清禪宗思想淵源問題。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禪宗思想是以儒家文化為背景創立的,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禪宗思想是以道家文化為背景創立的,該書則以翔實的資料,揭示了禪宗思想受大乘佛教經典影響的事實。這對繁榮禪宗的全面研究,促進學術爭鳴,是有積極意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