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之事,李晚也沒有完全看透,但卻總有預感,不會那麼容易讓他成功。
“繼續盯緊他,再有動靜,及時回稟。”李晚囑咐道。
自從上次青嶼山大敗之後,靈寶宗的器殿高層們,便消沉下去,老實了上百年。
這帝英的舉動,讓李晚再度生出警惕之心。
不過此刻,李晚正處在自身發展的重要機遇之中,也沒有功夫搭理他們,而且天南器道體制從頭到尾,都和靈寶宗大相徑庭,正所謂,畫皮難畫骨,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照搬的。
在他真正拿出成果之前,李晚都沒有必要太在意。
此刻,他面臨的是摸索一套成規,能夠使得器道人才輩出,並且取得足夠資糧和寶物,用於供養這些人才。
如此迴圈往復,器道才會越來越興盛。
在這過程,李晚已經注意到了自身和陣道、符道等修真界中所認為“旁門左道”的各道中人的利益相關,於是和他們合作,參研一系列有用之物。
各種傳訊符,挪移法陣陣群,玉符等物,日新月異,變得越來越方便。
而後,李晚終於在繼各種秘寶大開發之後,把目光落在了更加高深,也是更為觸動法道高手利益的神通法術之上!
其實一路過來,李晚在器道所走,也是有跡可循。
他先是發展低階法寶,參研飛劍,火器法寶等物,而後涉入本命法寶,人造器靈,修寶尊之法,漸漸轉入傀儡等物。
在這同時,也有一大支線,是藉由假丹之法,御神武裝等物,轉入化神武裝。
但如今,他終於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利用器道全面取代法道,實現法道所能實現的一切!
這一條道路,烈師之道無法實現,偃師之道無法實現,金師之道也同樣無法實現……
只有紋師之道,才是最終實現的最佳途徑!
所謂紋師之道,其實就是器道和陣道、符道等物共同的根基,道紋和禁制之道!
這是操持元氣執行,掌握法理,驅運法力的神奇力量,也是無情之物模擬有情眾生施展神通法術,最為接近的手段!
它不需要寶材本身具備特殊的性質,也不需要什麼血脈傳承,大能遺澤,單隻憑藉普通物質,就能把世間絕大部分神通法術實現。
當然,這也只是道理上能夠做到而已,實際上,各大“旁門左道”對此的研究,還非常粗淺,遠遠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地步。(未完待續。。)
ps: 今天只有四千字……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凡人道器
此道由來已久,最初之時,乃是仙國時代用於表述意思,描繪天地大道執行所用的文字,而後摻入神通和法力,擁有了種種神異的作用。
及至仙道覆滅,作用不再,又再一次被上古時代的太上、諸天兩大教門發掘出來,加以改進,最終才形成了當今所用道紋禁制。
它們原本是天生地養的自然紋路,因氣機積鬱,彰顯自然之理,被古代修士習得,神通法術由此而來,同時,也是各種法陣,符陣的雛形。
器道之中的紋師之道,是運用此道原理,但此道遠比器道廣博精深,並不成是器道一家所能獨佔。
而且由於時代所限,古人對此的參研,並不足以達到圓滿大成的高度,就連李晚當初,都能從風鼬妖王身上提煉雷痕道紋,發現呉字紋的妙用,但古人並無關於此紋的記載。
同樣還有不朽法則所衍生的金剛道紋等物,都是全新的發現。
李晚一路走來,也曾發現過諸般道紋禁制的作用,對其進行了一番開拓,仍舊感覺其浩瀚難以言述,不可企及。
其中一個最大的難處,就是不單隻器道,在其他各道,也需要有足夠的基礎。
“想要參研此道,千難萬難啊,不說器道本身的造詣,就是陣道,符道,法道,也要有足夠高深的造詣,多道兼修,融會貫通,才能初窺門徑。”
“然而人力有窮時,一名修士,除非長生不朽,否則踏入此道參研的門檻都不夠資格。”
“但我人族文明傳承,道統延續,又豈能單隻依靠長生不朽的大能?”
“即便朝菌蟪蛄,有前輩遺澤,也當該知晦朔春秋!”
“既是用於普羅大眾的道途。便該由普羅大眾一起參研才是!”
李晚的思路極為獨特,他沒有立刻思慮如何著手參研此道,卻反而從自己得到古人遺澤,想到了文明傳承,道統延續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