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部分(1 / 4)

小說:大器宗 作者:冰點沸點

比方說,一位護法堂主,按照過往經驗組織人手,拱衛靈峰,多少投入方為合理?

傳統法道可能需要十名五重高手,百名四重高手坐鎮,而九龍域,運用各種傀儡,法寶,可能只需三五人,一二十人,這裡的出入就大了。

護法堂主一意孤行,器道宗師的話又聽不進去,人家投到上面,蕭清寧是幫外行的法道高手還是幫內行的煉器師?

如果偏向煉器師,那法道高手還沒有尊嚴,地位,權柄?

如果偏向他們,正常的護法事務,還要不要繼續,是否採用器道特色之物。而非傳統法道高手?

好,九龍域再豁出去,什麼都聽你高手的,高手也的確盡忠職守,對得起他所得的信任和待遇,那麼就按照法道的方法行事,再向上面提出抽調人手,上面是給還是不給?

尤其高手往往也有各自的附庸勢力,那是跟隨一起來投的修士,彼此拉幫結派。利益契合,團結起來,對抗煉器師,怎麼得了?

又再如,九龍域要制定一次百年大計,攻略某方坊市,究竟應該注重何種資糧和寶物,也都要分清輕重。

這已經不是雙方願意不願意能夠說清的了,就九龍域的條件而言。的確算不上是個好的選擇,至少那些道境六重以上的高手們,往往無法得到自己心滿意足的待遇。

當然,草莽高手當中。也不乏年老體衰之輩,想要尋求一二勢力庇身,作為客卿,護法之流供奉終老。這般的修士,要求不會那麼多,九龍域完全符合他們心意。但這般的修士,又往往是九龍域看不上的,至少,無法委以重任。

如此看來,之前招降的趙昕等人,反倒成為了難得的人才,實在是矮個子裡拔將軍,能撿一個是一個。

聽完蕭清寧的分析,李晚不禁陷入沉思,良久才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外如是。”

其實在這事發生之前,李晚和蕭清寧等九龍域高層,已經注意到九龍域中修士,正在逐漸有修為層次下降的趨勢,這並非是指單個修士的修為退步,而是九龍域內人員構成,不斷殞亡,離開,調換,補充之後,呈現出向道境中期上下集中的趨勢。

不過與道境六重修士減少,招募困難相比,道境一至三重,乃至道境四重,卻又變得簡單了許多。

九龍域畢竟還是器道勢力,除了礦業和靈峰之外,另有法寶貿易,是極大的資糧來源,暴漲了中下層修士的供養所需。

九龍域可以輕易開出他們心動的豐厚待遇,即便權柄和名位稍低一些,要與那些修為低下的器道宗師為伍,甚至聽命於其,或者貼身保護,都不感覺受冷遇。

總的來說,就是呈現中下層多,高階修士少,扁平化,大眾化的趨勢。

之前之所以一直沒有凸顯這個問題,是因為九龍域擁有諸般化神武裝和各種重寶,極大增益了實力,導致只需要道境五重,甚至四重,都能擁有堪比道境六重的實力。

“如果法寶技藝一直髮展下去,高階修士,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個修真界,遲早都會為之改變!”

想到這裡,李晚心中就是一動,立時便預見到了未來時代天地靈氣衰絕,修士修為一降再降,到後來,晉升中期,甚至晉升道境都變得困難無比的情況。

反觀器道修士,不斷格物致知,祭煉法寶,探索天地大道的秘密。

乃至於擺脫了靈氣的限制,利用各種各樣的寶材和元氣,同樣掌控法則力量,本源力量,擁有高階修士的實力。

那樣的時代,必然會是器道主流的時代。

一切的前提都在於,器道能夠確確實實,取代法道,而不是單純等待它衰落,然後取而代之。

這一想法,正是李晚如今想要透過自己晉升,為後人探索道路的由來。

……

就在李晚醞釀著這一創舉的時候,遠在廣蘭域中,轟轟烈烈的大建設,大發展,仍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這時候陸明衍已經逐漸熟悉麾下人事,運用起來,得心應手了。

畢竟是曾經在從天界當政,掌管一方的人物,再加上李晚的支援,要人有人,要物有物,等閒新封界王、域主將會遇到的困難都迎刃而解。

很快,廣蘭域就開始開發礦藏,還象徵性地挖取了第一批靈礦,儲藏起來。

雖然取得的這點靈礦,根本不及九龍域投入在此的寶材萬一,但這也意味著,廣蘭域終於擁有了製造財富的能力,接下來就是不斷經營發展,把它建設成為自給自足的真正封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