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修士來說,這六年的時間,也就是一晃眼的功夫,在這六年時間,李晚甚至沒有踏出過空明谷一步,就在這谷中安心煉器養望,梳理和編錄自己所學。
在這六年時間裡,他一共煉製了十二件珍品寶器。二十八件上品寶器,三十件珍品真器,六十八件珍品法器。
這些煉器作品,耗費了他一部分庫存。
他現有的庫存。大多數都是成婚之時,各方親朋好友和道友相送,或者自己花費靈玉從各大商會、尋幽客、散修手中購置,還好他也可以趁著煉器之時。從別的煉器師手中交換,或者主顧寶庫中挑選,如此有進有出。倒還能夠滿足正常的需要。
除了煉製法寶,鞏固自己的大師名位,李晚每旬都會抽出一到兩天的時間,給十名記名弟子和刑家兩兄弟傳道授業。
這一年,蕭墨等人十七八歲,刑青天、刑友天都是九歲。
他們未必清楚李晚如今在天南器道的名聲地位,但卻知道,自從師尊煉製出第一件珍品寶器以來,上門拜訪,求寶的人就絡繹不絕,谷外小鎮的客棧上,還經常住滿慕名上門,想要拜師學藝的人,別的高高在上的靈峰峰主,島主,谷主等人物,結丹修士,真傳弟子和其隨行人員來到此處,也是客客氣氣,和善有加。
少年的時光,在這樣的境況之下度過,他們已然是養成了名師弟子的眼界和見識,往來結交的,也都是世家子弟,各方高人,成長得極快。
蕭墨、蕭曉琳、嚴方、尹龍生、林堂、方遠和風恆言,此時都已經是十五六,十七八的青少年了,平常就居住在谷外小鎮,每年冬夏兩季,各告假回家一趟,共兩個多月,其餘的時間就在空明谷度過。
他們得了各自家族和勢力的資助,早已經得到五行靈炁,成就煉氣境界,再加上李晚這般的名師指導,都已經擁有了學徒之上,接近於真正煉器師的水平。
各家精挑細選,方才送來的人才,的確不錯,尤其是蕭墨、蕭曉琳、嚴方、尹龍生等人,天工坊子弟出身,從小就深受器道薰陶,更比其他幾人多了幾分成就,基礎也更為紮實一些。
不過器道一途,真正的差距,要到後期才能顯現出來,就連李晚,一時之間也不知道,究竟哪位弟子更有希望成為名師高手。
李晚也只能儘量栽培他們,並在這同時,更加註重各人的心性培養。
蕭墨、蕭曉琳和刑友天三人提前到了谷中,此時,谷中府邸的大門已經開啟,門房自然認識他們,都放了進來,他們也輕車熟路來到東邊的一個獨院,那裡就是李晚每旬前來給他們傳道授業的地方。
各人各自參研道紋、禁制,熟悉煉製法器的法門,有疑惑,就積累到上課的時間提問,因此在師尊沒有出現之前,就先在偏房的幾個小間預習起來。
不久之後,方遠和風恆言到來。
“咦,墨師姐,琳師姐,你們來得好早啊。”
兩人見到蕭家兩女,眼前一亮,笑呵呵的迎了過來。
蕭墨悶哼一聲,懶洋洋地跟他們打了聲招呼:“你們也來了啊,林堂那傢伙呢?”
“墨師姐還不知道嗎?林堂昨天就進谷,拜見二師孃去了。”
“哼,這小子,年紀輕輕,就這麼會獻殷勤了。”蕭墨很是不爽地說道。
同門之間,雖然沒有大的嫌隙,但是彼此之間爭相攀比,競爭,也是在所難免的。林堂仗著自己的小姑是林靜姝,平常言行,難免有些得意忘形。蕭墨看他不順眼,已經很久了,反倒是對刑家的兩兄弟更加親近一些,經常逗弄他們。
方遠和風恆言呵呵一笑,也不在意,圍著蕭墨和蕭曉琳兩人大獻殷勤。蕭墨和蕭曉琳都是蕭氏的旁門子弟,按份也是蕭清寧的子侄,再加上本身也是青春少女,已經情竇初開的幾名師兄弟,都喜歡圍著她們打轉。
年紀太小的刑友天跟他們玩不到一塊,默默地在一旁整理自己的札記。
又過了一陣,嚴方和尹龍生等人也來了,同樣過來湊熱鬧,獻殷勤。
獨院裡,時不時傳出幾人吹噓煉器技藝或者結交各方高手的事蹟,間或有蕭墨的清脆笑聲。
在這樣的氣氛下,時間過得很快,烏寧,蕭鐵,莫言惜三人也來了。
談笑風生的眾人,連忙站了起來,紛紛行禮道:“師兄!”
烏寧,蕭鐵,莫言惜三人,不僅年齡比他們大了許多,幾乎是師尊那一輩的老大哥,更是築基修士,能夠熟練煉製珍品法器和上品真器的煉器高手,無論哪一方面,都遠遠超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