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重鑄天朝 作者:冥王

,布林什維克大多數領導人還在監獄和被流放地。廣大工農群眾缺乏政治經驗,致使蘇維埃的領導權被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竊取,他們支援資產階級建立了臨時政府。在士兵(主要由農民構成)選舉出的蘇維埃中,社會革命黨人(一個小資產階級的政黨)則佔了大多數,因為社會革命黨人在農民中的傳統威信較高。這些孟什維克都是二次革命論者。他們認為俄國還處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還需要同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合作。進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因而他們擁護臨時政府。社會革命黨人來自小資產階級的上層,他們傾向追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布林什維克在列~寧回到彼得格勒之前也採納了孟什維克擁護臨時政府的政策。工人和士兵們不信任臨時政府,但信任他們的領導人。臨時政府的權威就建立在蘇維埃領導人的支援上。這種現像被列~寧稱之為“雙重政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進行罪惡的帝國主義戰爭。繼續奴役廣大勞動人民,並且千方百計的撲滅革命火焰。

就在這種大壞境下,俄國再次爆發了大規模的革命運動,不堪被臨時政府奴役的廣大俄國人民,在布林什維克的領導下,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據點冬宮。併成功佔領了冬宮。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推翻,布林什維克掌握政權後。宣佈成立“工農臨時政府”。

蘇維埃政府成立後,摧毀舊的國家機器。取消舊政府部門、舊法院、舊警察,復員了舊軍隊。廢除帝俄時期舊的等級制度,宣佈國內各民族人民權利平等,男女平等,廢除教會一切特權。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俄國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不過俄國並沒有因此換來了和平,雖然革命推翻了臨時政府,但是並沒有將那些所謂的反革命份子徹底肅清。以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為首及資本家、地主、軍官為代表的臨時政府與蘇維埃之間展開了大規模的內戰。

不管怎麼說,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的協約國一方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沒有了俄國的牽制,德國和奧匈帝國將可以抽調東線和南線戰場的大量軍隊,投入西線作戰。而且此時由於華夏帝國的猛烈進攻,已經極大的削弱了協約國一方的實力,如今俄國再一退出戰爭,這一切無不顯示著協約國一方已經走向了窮途末路。

1917年6月,西征軍集中三百萬軍隊對埃及北部的協約**隊發動了最後的總攻。西征軍一路勢如破足,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牛凱旋率領的非洲方面軍便成功收復了開羅。而蘇伊士運河東岸的一百多萬華夏軍隊,也成功突破了協約國構築的蘇伊士運河防線。在埃及的協約**隊一百多萬人被徹底擊潰,大量的潰軍向著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的亞歷山大港湧去,協約國一方連忙抽調船隻希望這這批潰軍接回歐洲,以儲存實力。(未完待續)

第507章 亞歷山大大潰敗

協約國在埃及戰場一敗塗地,上百萬潰兵如同難民一樣向著亞歷山大港湧去,就如同後世的敦刻爾克大潰敗一樣,只不過這一次的規模比之敦刻爾克大潰敗更大,而且豬腳也換成了英美聯軍。

大量計程車兵擁擠在沙灘上,等待著救援的船隻前來解救他們,但是人實在太多了,協約國一方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調集足夠的船隻來輸運如此眾多的潰兵。每當有一艘船隻靠岸,潰兵們就如同餓狼一樣撲上去,希望能夠擠上船去。現場秩序一片混亂,雖然憲兵們極力維持秩序,但是根本無濟於事,幾乎每次都會發生踩踏事故,許多人沒有死在敵人的槍口之下,卻非常憋屈的死在了自己人的腳下。

絕望,恐懼的情緒瀰漫在整個亞歷山大港,不少人絕望的坐在沙灘上痛哭流淚,後悔來到這個該死的戰場,但是一切都已經晚了,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後悔藥可賣。有些人聚在一起在隨軍神父的帶領下,默默的祈禱上帝保佑,保佑他們能夠平安的離開這裡。但是他們這些人幾百年來的卑劣行徑,早已經激怒了上帝,在這一刻上帝徹底拋棄了他們。

華夏帝國西征軍可不是後世的德軍,他們可不會愚蠢的做出放虎歸山的行為。雖然古代兵法有云,窮寇莫追!但是像這種情況根本不在此列,因為此時的英美聯軍早已經被打的聞風喪膽,對西征軍已經夠不成任何威脅,他們已經沒有膽量在抵擋西征軍的進攻,他們此時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活下去。趙斌是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現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一旦錯過了這樣的機會,那就等於放虎歸山。

“命令各部隊全力追擊,務必將敵人全部殲滅!命令空軍全力轟炸亞歷山大港,防止敵軍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