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
道:“我師父進宮來的用意,便是為了那八部《四十二章經》。”
韋小寶問道:“一共八部?”陶紅英道:“一共八部。滿洲
八旗,黃白紅藍,正四旗,鑲四旗,每一旗的旗主各有一部,
共有八部。”
韋小寶道:“這就是了。我見到鰲拜家裡抄出來的那兩部
經書,書套子的顏色不同,一部是黃套子鑲了紅邊兒,另一
部是白套子的。”
陶紅英道:“原來八部經書的套子,跟八旗的顏色相同,
我可從來沒見過。”
韋小寶尋思:“我手裡已有了五部,那麼還缺三部。這八
部經書到底有什麼古怪,姑姑一定知道,得想法子套問出來。”
他假作痴呆,說道:“原來你太師父他老人家也誠心拜菩薩。
宮裡的佛經,那自然特別貴重,有人說是用金子水來寫的。”
陶紅英道:“那倒不是。好侄兒,我今天給你說了,你可
說什麼也不能洩漏出去。你發一個誓來。”
發誓賭咒,於韋小寶原是稀鬆平常之極,上午說過,下
午就忘了,下午說過,沒等睡覺就忘了,何況八部經書他已
得其五,怎肯將其中秘密輕易告人?忙道:“皇天后土,韋小
寶如將《四十二章經》中的秘密洩漏了出去,日後糟糕之極,
死得跟老婊子那個男扮女裝的王八蛋師兄一模一樣。”心想:
“要我男扮女裝,跟老婊子去睡覺。這種事萬萬不會做。那就
決不能跟這王八蛋師兄死得一模一樣。”發了誓日後要應,他
倒是信的,因此賭咒發誓之時,總得留下後步。
陶紅英一笑,說道:“這個誓倒挺新鮮古怪。我跟你說,
滿清韃子進關之時,並沒想到竟能得到大明江山。滿洲人很
少,兵也不多,他們只盼能長遠佔住關外之地,便已心滿意
足了,因此進關之後,八旗兵一見金銀珠寶,放手便搶。這
些財寶,他們都運到了關外,收藏起來。當時執掌大權的是
順治皇帝的叔父攝政王,但是滿洲八旗,每一旗都各有勢力。
當時八旗旗主會議,將收藏財物的秘密所在,繪成地圖,由
八旗旗主各執一幅……”
韋小寶站起身來,大聲道:“啊,我明白了!”喜不自勝。
大車一動,他又坐倒,說道:“這八幅地圖,便藏在那八部
《四十二章經》中。”
陶紅英道:“好像也並非就是這樣。到底真相如何,只有
當時這八旗旗主才明白,別說我們漢人中沒人知曉,連滿洲
的王公大臣,恐怕也極少知道。我師父說,滿洲人藏寶的那
座山,是他們龍脈的所在。韃子所以能佔我大明江山,登基
為皇,全仗這座山的龍脈。”
韋小寶問道:“什麼龍脈?”
陶紅英道:“那是一處風水極好的地方,滿洲韃子的祖先
葬在那山裡,子孫大發,來到中國做了皇帝。我師父說,咱
們如能找到那座寶山,將龍脈截斷,再挖了墳,那麼滿洲韃
子非但做不成皇帝,還得盡數死在關內。這座寶山如此要緊,
因此我太師父和師父花盡心血,要找到山脈的所在。這個大
秘密,便藏在那八部《四十二章經》之中。”
韋小寶道:“他們滿洲人的事,姑姑,你太師父又怎會知
道?”
陶紅英道:“這件事說來話長。我太師父原是錦州的漢人
女子,給韃子擄了去。那韃子是鑲藍旗的旗主。我太師父說,
韃子進關之後,見到我們中國地方這樣大,人這樣多,又是
歡喜,又是害怕,八旗的旗主接連會議多日,在會中口角爭
吵,拿不定主意。”
韋小寶問道:“爭吵什麼?”陶紅英道:“有的旗主想佔了
整個中國。有的旗主卻說,漢人這樣多,倘若造起反來,一
百個漢人打一個旗人,旗人哪裡還有性命?不如大大的搶掠
一番,退回關外,穩妥得多。最後還是攝政王拿了主意,他
說,一面搶掠,將金銀珠寶運到關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