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日久了,楊戩卻是不免疑竇日生,與自己出身來歷,生身父母,俱都茫然不曉。他一身法力雖然高強,畢竟修煉未久,一味修習功法,不知守己修身,是以道行不高,與自己出身,卻是推算不出。
一念既起,楊戩再不得安心,四處尋訪,希冀有人能告訴自己。然而天庭威嚴,不可侵犯,更有人族燧皇、太清聖人等鼎力支援,眾多修行之士俱都懼怕玉皇大帝威嚴,並不敢明言告訴,只是含糊其辭,推說不知。楊戩也不逼迫強求,只是四處尋訪,希望有大能之人能告訴自己。
這日卻來到玉泉山,這玉泉山中有位大能,乃是闡教門下,元始弟子,稱玉鼎真人,居於此山金霞洞中。這玉鼎真人乃是先天一塊玉石修煉成形,根骨奇佳,拜入元始門下後勤修玉清仙法。修為更是高歌猛進,著實不凡。
那玉鼎真人正自遠轉元神。遨遊八極,運陰陽。養水火,心念忽動,微微推敲,便知緣由。當下命門前童子道:“山中有一人,與我有緣,你可去接引。”
童子領了命,出得洞來,行不過裡許,便見楊戩正在山中亂轉。心下暗暗計較,“老爺說得大概就是此人了。”心思一動,當下出聲喊道:“那青年,你在此作甚?”
楊戩聞言抬頭看時,見那童子頭挽道髻,寬袍兩袖,一塵不染,心相俱生。知得不凡,當下應道。“仙童,你是此間山中常住麼,可知這山中有甚大能之人?”
那童子笑道,“你這青年好不知事。我家老爺乃是玉清聖人元始天尊門下弟子,可是大能?”
楊戩聞得是聖人門下,心下歡喜。高聲問道,“仙童可願與我引見。感激不盡。”童子卻道,“你且隨我來。老爺知曉你在此,特命我來見你。”
聞言,楊戩心下大喜,疾走兩步,跟上那童子,走過幾處林蔭,盡是古木喬松,路徑幽深,偶有白鹿仙猿,身影一現即沒。到得金霞洞前,兩人先後入內,見了坐在蒲團之上的玉鼎真人,童子躬身說道,“老爺,你要我接的人來了。”
楊戩慌忙拜倒在地,口中恭聲道:“道長在上,弟子楊戩拜見。”
玉鼎真人輕揮道袍,淡然出聲應道:“起來吧。”
然而楊戩卻又連磕幾個響頭,口中求道:“萬望道長垂憫,告知弟子出身,父母何在。弟子誠心,遊歷四處,卻無人相告,道長道行精深,望道長告知弟子。”
玉鼎真人長嘆一口氣,輕聲說道,“你出身卻是不凡,母親乃是那天庭玉皇大帝胞妹雲華仙女,父親乃是人間凡人。因你母親私自下凡,觸犯天條,玉皇大帝得知其與凡人相合,天顏震怒,派下天兵神將將你母親捉拿回天庭,壓在桃山之下,受萬年鎮壓之苦。你父親卻是因家庭離散,失蹤不見,你尚有一位兄長,名為楊蛟,一位胞妹,名為楊嬋,俱都已經失蹤多時。”
楊戩聽得玉鼎真人如此說,心下哀傷,忍不住淚流滿面,“多謝道長告知,弟子便要就出孃親。”
玉鼎真人輕聲嘆道:“那桃山之上有那玉皇大帝親手下的封印,莫說是你,便是我,也破不開,何況你若強破封印,惹得玉皇大帝震怒,怕是此身難保,難逃身殞。”
楊戩橫下心來,將眼淚一抹,“便是粉身碎骨,也要救得孃親出來。”
玉鼎真人搖頭出聲:“你有此心,也是難得。但那封印著實厲害,三界之內,能破開之人,卻是不多。以你法力,差之遠矣。”
楊戩只一味的求情:“還請道長不吝賜教。”
“楊戩,你可願入我門下,傳我道統?”不理會楊戩的哀求,玉鼎真人卻是忽然轉開話題問道。
聞言,楊戩不由得為之一愣,待回過神來,連忙應聲答道,“道長恩德,我自願意,只是卻怕惹怒天庭,連累道長。”
玉鼎真人見他孝心可嘉,根骨不凡,此時聽他如此說道,心中更是喜愛,微微搖頭,“無妨,無妨,吾只問你的想法。”
楊戩心中也是願意,當下拜倒在地,肅然出聲:“老師在上,弟子拜見。”
玉鼎真人捻鬚微笑,“起來吧。你既如我門來,為師便助你一臂之力。那封印除卻以法力破開,還能以開山斧劈開。這開山斧乃是大禹治水所用,自大禹治水成功,將之沉於淮河,機緣之下被為師所得,我一直不知為何,原來是要應在你身。”
聞得母親有救,楊戩心中的歡喜無以復加,只是磕頭。玉鼎真人命那童子去洞後取了開山斧並一柄三尖兩刃刀來,交與楊戩。楊戩領了開山斧,辭別師父,駕起雲光,往桃山行來。他心下急躁,一路上風馳電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