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會很快,但卻沒想到這裡到隴山根本就沒有車駕能行的路。
他孃的,基礎設施真落後,如何吸引外資?蘇錦肚子罵翻了天,要是完全靠抬運,便是幾萬民夫一天也弄不了多少回來,如何應付龐大的建設所需?
蘇錦急的直跺腳,站在城門口苦思冥想,猛然間看見一名孩童拿著一個樹葉折成的小船在臭水溝邊玩耍,忽然心頭一亮,轉頭問道:“隴山上的雪水融化彙集之後流向何處?”
那官員道:“雪水融化匯聚到山下形成攏水河,之後奔行數十里在南邊匯入渭水,是渭水的支流。”
蘇錦道:“水勢如何?”
官員道:“有時多有時少,汛期深一兩丈,乾涸的時候也不過兩尺深。”
蘇錦思索道:“此時正值盛夏,山頂雪水融化甚是迅速,水位當不會很低,既然隴水河從山上流下,這現成的助力如何不用?”
那官員道:“大人的意思是……藉助水力?”
蘇錦道:“是啊,砍下的樹木盡數就近搬運到隴水河邊,然後浮在水面上利用水流順流而下,咱們在派人手在下游的河道中打撈運回,豈不是省事省力?”
那官員一拍巴掌道:“對呀,蘇大人這辦法絕妙啊。”
但忽然間臉色又變得愁苦起來道:“不過大人,此事也頗為麻煩啊。”
蘇錦道:“怎麼?”
“隴水不經過咱們渭州城,浸了水之後的木材更加沉重,再往回抬還要比從山上直接抬回來多加人手,那還不是一樣?”
蘇錦道:“最近的河道離城多少裡?”
官員道:“南邊二十里。”
“可有道路相通?”
“那倒是有,官道直達。”
蘇錦笑道:“那不就結了?我撥給你四百匹馬兒,你再安排人力,弄個一兩百輛大車來回運,這不就解決了麼?”
那官員大喜道:“有牲口拉車那邊萬事大吉了!是了,石塊可用籮筐裝滿,扎簡易木排放在上面順流飄下來,也省的往回背石頭,這樣一來便速度快了何止數倍。”
蘇錦笑道:“你腦子蠻快,那你說一天能運多少木頭回來?石頭能運多少?”
那官員道:“按照大人的辦法,我派上山的萬餘民夫起碼一天可伐五千根木材,石頭嘛要看開山的進度,這個可不好說。”
蘇錦道:“好,我要你最低每天運回來三千根木材,石頭也是三千筐,這不難吧。”
那官員拍著胸脯子道:“這事包在卑職身上,若辦不好大人砍了我便是。”
蘇錦道:“辦不好不會砍你,但會將你的官職給撤了,讓你跟大夥兒一起伐木取石去;若是辦好了,你現在是倉司暫代,我會讓你直接當上倉司,獎勵你盡心竭力辦差,如何?”
那官員跪下磕頭道:“謝大人栽培,卑職定盡心竭力。”
蘇錦笑道:“一切看你自己,機會給你,抓不抓得住便看你了。你尊姓大名啊?”
那官員直翻白眼,鬧了半天自己在知府大人眼中連個名字都沒有,於是報上自家姓名,蘇錦記在心中,要他趕緊去安排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