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好趕路,敵軍逃跑的蹤跡在,根本不用擔心會逃脫麼?”
蘇錦道:“是啊,但是在等待天明的半個時辰裡,我派了莫羅將軍率五萬人從東南繞行,遠遠綴著敵軍的大部隊,此刻他們早已在敵軍側後了。”
張元道:“哪來的五萬兵馬?”
蘇錦搖搖手道:“京城宿衛軍兩萬,加上三萬龍州夏州的守軍,貴國太后答應我,會另派五萬大軍歸我指揮,耽擱了七八天,恰好前日下午他們到了,於是我便派了莫羅將軍去接管,打仗嘛,哪怕人數再多也需要有一隻生力軍壓陣,這會兒正好派上用場。”
張元默然,這小子居然還有這麼一手,留著五萬生力軍遊離在大軍之外當做奇兵,更可惡的是他連一個屁都不放,瞞著其他人倒也罷了,連自己也矇在鼓裡。
“通通通”三聲號炮響徹天宇,平原上,巨大的爆炸聲傳出幾十裡地遠,升騰起的三朵蘑菇狀黑煙也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的顯眼;炮聲剛落,就聽見戰場的左後方東南方向的尖嘯聲隨風而至,那是響箭的呼應聲;地平線上,黑壓壓的夏軍士兵如風一般捲過雪地,朝戰場直衝過來,盞茶時間,七八千輛戰車便已衝入戰局,這些生力軍初來乍到體力充沛,頓時如一股巨大的力量,將戰局攪動起來。
原本膠著的戰局被這一股新鮮力量的加入變得立刻激情起來,夏軍士兵的激情自然是援兵到來,力量倍增;而遼軍則宛如遭受當頭一棒,一個個有些發呆,本來都已經精疲力竭,渾身血汗溼透,腳下還踩在血汙爛泥橫流的冰水中,戰的興起倒也忘了這些,但現在卻是渾身如墜冰窖,曠野的勁風一吹,從頭到腳都是冰涼。
憑著凌厲的氣勢,夏軍迅速將戰局扭轉,遼軍已經再無戀戰之心,小部分地方計程車兵已經開始潰逃;蕭惠看在眼裡,長嘆一聲,知道大勢已去,不敢耽擱太久,命令手下親衛驅趕著大群的戰馬往戰場奔跑踐踏,與此同時自己則帶著千餘人輕裝迅速逃離戰場,直追遼興宗的王帳去了。
主帥逃走的訊息成了最後一根壓垮鬥志的稻草,遼軍士兵開始四散逃跑,被驅趕而來的戰馬本已疲憊不堪,在泥濘溼滑的雪地裡也發揮不出什麼作用,倒是擋住了往回奔跑的遼軍士兵的退路,讓夏軍輕易的追殺了上萬的人頭。
蘇錦下達了自由追擊的命令,但能夠追擊的只有這五萬生力軍了,他們有雪橇戰車相助,而其他人因為失去了戰馬的機動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遼軍士兵四散倉皇而逃。
既然不能追人,蘇錦便讓他們四下裡抓馬,而莫羅的追擊極為兇悍,一直追殺遼軍到了賀蘭山口,這才因地勢陡高而放棄,這一路上屍體倒下無數,殺人如麻。
夏營眾將喜逐顏開,紛紛相互道賀,天黑時分,戰場打掃完畢,傷亡殲敵數字也統計出來了,此戰夏軍死傷近八萬,加上昨天夜裡的那一戰,傷亡高達十一萬之巨,這是個令人咂舌的數字;而遼人則更慘,前後派了三十二萬大軍前來,逃走的不足五萬,竟然被殲滅二十六萬之多,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傷亡。
誰也沒想到,夏遼兩國之戰雙方累積損失兵力近四十萬人,夏國雖然是勝利一方,但付出的代價也不小,除了十一萬兵馬的損失,戰馬也損耗了二十萬頭,若不是最後抓了不少遼國的戰馬,整個夏國騎兵都要名存實亡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夏國居然也開始缺起戰馬來,這在盛產馬匹的夏國,不能不說是個笑話。
而遼人此戰後基本上失去了一戰之力,雖然號稱鐵騎百萬,實際上遼國的主力便是三十萬宮帳軍加上四十萬的部族兵,其他的都是扈從兵,也就是雜役鄉團之類的拉百姓組成的軍隊,沒什麼戰鬥力;此戰消耗了遼人十萬宮帳軍,外加十七萬部族兵,七十萬大軍少了五分之二,今後除了防守,怕是再難挑起戰端了。、
(本卷終,請看下卷:肋生風雷踏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