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各地都知道了在西北明珠城有一份能知曉天下事的報紙,從中可以得知各地的訊息和動向,甚至可以去給自己的商鋪打廣告。
主編是李重,而報社最忙碌的人卻是李阿狸,蘇錦給她起了個頭銜叫做首席記者,手下統帥著百餘名落第學子,每日騎著高頭大馬奔波在大宋各地,收集訊息和諮詢,統一匯總明珠城中;阿狸也自己親自上陣,利用自己的是夏國人的特殊身份,打探出很多夏國的最新訊息,並開闢一個叫做《夏國往事》的專欄,每期都講述一個夏國宮廷或者民間發生的故事,滿足了宋人窺伺夏國的好奇心,同時也讓自己名聲大噪,每當她坐車遊蕩在明珠城寬闊的大街上,總有百姓認出她來,偷偷指點說:“這便是路使大人的小夫人,明珠報上那個署名叫往事如煙的專欄才女。”
蘇錦很樂意見到明智的開啟,報紙正是人們開闊眼界,將注意力從自家柴米油鹽上挪開的最好手段,同時作為一種可以操控的輿論之力,在關鍵的時候,也可以幫助自己實現某些想法。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百姓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所以蘇錦自然對西北經濟的發展不會鬆懈,當人們真正的不愁溫飽的時候,報紙的作用便會更大,起到的引導作用也會更好。
……
伴隨著西北四路的活躍,蘇錦之名播於大宋,他已經無意間成為廣大青年們的偶像,所到之處都是一片頌揚之聲。
遠在京城的官員們也都驚訝於蘇錦的能力,這傢伙也不知玩了什麼戲法,將整個西北盤活,當初建城之時,很多人等著看笑話,而事實證明此人胸有丘壑,可不是在瞎胡鬧。
蘇錦的府邸開始門庭若市起來,官員們有事沒事都喜歡不遠千里趕來拉拉近乎,因為他們隱隱感覺到,這樣的一個蘇錦,不可能在西北呆的時間很長,他的官職或許很快便要再進行調整,而且顯然會直入中樞。
十月初十,蘇錦的二十一歲生日那天,趙禎派人送來禮物,並帶了口諭要蘇錦進京一會;蘇錦本不願再去京城跟趙禎玩心思,但皇上想見自己,不去是不可能的,況且起碼趙禎連自己的生日都記得,這說明對自己還是比較看重的,也許這份看重別有意圖,但總比將自己遺忘的好。
蘇錦精心挑選了幾車禮物,包括送給皇后嬪妃們的禮品,現在自己財大氣粗,自然不能小氣,京中各位大人們也不能少,甚至連夏竦和杜衍蘇錦也帶了禮物,沒必要跟他們永遠保持緊張狀態,畢竟在范仲淹等人的貶謫之事上,這兩人還是幫了點小忙的。
緩慢行進十餘日後,蘇錦一行人趕到闊別近一年的京城,蘇家上下除了阿狸和浣娘柔娘留下打理事務,其餘人等均隨行回京。
時隔近一年,物是人非,年前離京之時因為范仲淹等人之事還心頭鬱郁,甚至還因與趙禎發生爭執而為自己的前途擔憂,如今歸來,卻是另一番心情。
只不過,如今的蘇錦已經不容易為外物所動,他的心已經逐漸的平靜了下來,甚至當大小官員迎接於西城之外的時候,蘇錦也沒有太過激動,只是有些感嘆人之變化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