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3 / 4)

小說:宋之梟雄盧俊義 作者:冷夏

以後,把閩越居民遷徙到江淮,以至閩地空虛,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移民才真正開始開福建,更不用提臺灣了。但古代臺灣也並不是與中國完全沒有聯絡。臺灣、琉球、日本列島屬於同一島鏈,由於古代航海技術的落後,從福建、浙江橫渡東海到達臺灣的技術難度太大,古人不得不沿行,經朝鮮、日本到達琉球,然後再到達臺灣。因此臺灣古代也被看做琉球的一部分(臺灣古才稱小琉球)。

在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一萬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州”,衛溫、諸葛直到達夷洲後,由於疾疫流行,水土不服,“士眾疾疫死者十有**”,不得不帶領數千名夷洲人返回大6。這是中**隊第一次到達臺灣。同時,由於這次行動,使丹陽太守沈瑩有可能透過到過夷洲的官兵和由官兵帶回的夷洲人,詳細地瞭解夷洲的情況。寫出《臨海水土誌》,留下了世界上有關臺灣情況最早的記述。

隋煬帝於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下令羽騎尉朱寬與海師何蠻一同入海,經過艱難的航行,終於到達流求。因“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第二年,隋煬帝又令朱寬再去慰撫,但“流求不從”,僅取其布甲而返。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派遣武賁郎將陳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領東陽(今浙江金華、永康等地)兵萬餘人。自義安(今廣東潮州)起航,到高華嶼,又東行二日到程鍾嶼。再航行一日,便至流求。當地土著居民“初見船艦,以為商旅”,相繼前來貿易。這說明當時已常有大6商人在那裡通商。所以當見到船艦才習以為常。陳稜要求當地酋長歡斯渴刺兜投降,遭到拒絕,於是隋軍“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

儘管技術進步了,從福建直航臺灣成為可能。但臺灣島上土著居民兇悍,難以征服。三國時的東吳和隋朝都曾經試圖征服臺灣。但都遭到土著民的頑強抵抗,始終在臺灣立足。

一直到明朝天啟年間。臺灣島上依然是土著人的部落為主(澎湖早在唐朝就有漢族移民了,與臺灣情況不同)。明朝末年漢人姚旅《露書》記載:“其人散居無君長。惟甲長(酋長)之類為頭目。中國十人以下至其地,則彼殺之。五十人以上,則彼閉戶而避。”就是說,直到明朝末年,漢人還是無法在控制檯灣,來得人少了,就被土著殺死,來得人多了,土著人打不過,但也不提供合作,閉戶而避,漢人無法得到補給,最後不得不撤出。明朝末年,李旦、顏思齊、鄭芝龍等中國海盜都曾經在臺灣屯墾過,但最終都還是撤出了臺灣。

真正把臺灣帶入文明社會地是荷蘭人。公元1622年,荷蘭人乘澎湖島上中國駐軍換防之機佔領澎湖,1624年,明朝海軍包圍澎湖,荷蘭人與明朝政府議和,雙方達成協議:區。當時名義上明朝對臺灣琉球乃至日本都有宗主權,因此這個協議是合法的,儘管臺灣土著並不知情。於是荷蘭人進入臺灣並開始開徵服活動。當時的臺灣政治格局複雜,沿海有中國海盜以及西班牙的據點,內地則屬於土著部落。荷蘭人很快打敗在臺灣的中國海盜和西班牙人。對於臺灣土著,荷蘭人派出傳教士,傳教士在臺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土著人皈依了基督教,並且成為荷蘭人忠實的臣民,荷蘭人為臺灣土著建立的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甚至一直沿用到滿清乾隆皇帝統治時期。

隨著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皇帝在大6地節節兵敗,南明將領鄭成功見中原大勢已去,就開始打臺灣的主意了。年,鄭成功藉口其父鄭芝龍當海盜時曾在臺灣屯田,因此聲稱臺灣是鄭家故土,於是戰爭爆,鄭成功的軍隊很快掃蕩臺灣全島,包圍赤嵌樓。荷蘭人不得不向鄭成功投降。鄭成功佔領臺灣以後,在臺灣設定府縣,自此臺灣成為中國地領土。荷蘭人的軍隊雖然被打敗,但臺灣土著並沒有向鄭成功屈服,明鄭軍隊遭到臺灣土著的頑強抵抗,損失巨大,鄭派往北方屯墾的三千軍隊被土著民全殲,派往二林村社地明軍也被土著殲滅。當土著民的抵抗最終都失敗了。大量地中國移民進入臺灣,並從根本上改變了臺灣的人口構成。

盧俊義拘於山東戰事,無法抽身前去流求一趟,但他十分清楚,每個未開地大6都有極端野蠻的土著,像北美地印第安人和澳洲的毛利人,流求島上地土著野蠻一點毫不例外。

不管他們再野蠻,也有讓他們歸於教化的辦法,難道我盧俊義還趕不上那些荷蘭人。盧俊義緊急調派公孫勝和他地幾十個弟子前去流求給那些土著傳教。

基督教的傳教士的傳教熱情不亞於他們所抨擊的魔鬼,他們妄圖以一個宗教取代世界所有的宗教,盧俊義相信那些荷蘭人向那些土著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