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也奈何不了哲明瞭。”舒曼瑤儘量將話題扯回來:“況且哲明住在外院,她就是想伸手,也伸不到對不對?”
老太太微微皺眉:“知晙?你有什麼打算?”
“祖母,我想,將知晙記在我娘名下。”舒曼瑤眼圈一紅,抱著老太太的胳膊笑道:“祖母,雖說,日後哲明也是要為我娘掃墓的,只是,那一碗香火飯,哲明卻是不用管的,我並不是擔心哲明以後會將我娘丟開,只是……”
老太太嘆口氣,曼瑤和許氏是死對頭,哲明現在嘴上雖然不說什麼,可難免以後會被曼瑾和曼瑜說動。以哲明的性子,就想是曼瑤說的,絕不會擔心他不給陳氏燒香,可那香火飯,也不光是逢年過節燒柱香就完事兒了的。
“你知不知道,將知晙記在你娘名下,會有什麼後果?”老太太沉聲問道,舒曼瑤點點頭:“自是知道的,我娘是爹爹的原配,若是將知晙記在我娘名下,那知晙就是原配嫡子了,我知道祖母是在擔心什麼,咱們家現在就哲明和知晙兩個男孩子,祖母是生怕他們兩個不是一母同胞,尤其是知晙,不過是個姨娘生的,就因為記在了我娘名下,身份就和他平起平坐了,怕哲明心裡不舒服,更怕他們兩個會起了隔閡,日後兄弟鬩牆,可是祖母,咱們家現在要有另外一個主母了。”
舒曼瑤不等老太太說話,就一口氣的將自己要說的話都說出來了:“與其等著將來新主母進門,拉攏知晙,打壓哲明,還不如先讓哲明和知晙綁在一起,哲明是個聰明孩子,若是他只能瞧出知晙身份的改變給他帶來的威脅,也不值當祖母和爹爹這麼護著他了對不對?”
“知晙的身份上去了,不代表就和哲明站在對立面了,這事情其實也是有好處的。”舒曼瑤抱著老太太的胳膊,這些話,她這些年翻來覆去的和王姨娘商量了很多遍:“改了族譜,卻並未改變是誰將知晙生養長大的事實,王姨娘又不是說馬上要離開咱們舒家了,知晙還是要在王姨娘身邊長大的,事實是誰都改變不了的,哲明若是能接受了知晙這個兄弟,以後還怕沒有幫手嗎?”
“不管是嫡庶,以後知晙是要靠他提拔的。”舒曼瑤偷偷的瞧老太太的神色,確定老太太沒有生氣,才又說道:“祖母,其實我也是有私心的,我頂著一個舒家嫡長女的名頭,卻沒有兄弟幫襯,不比曼瑾曼瑜,還有哲明這個親兄弟在。不管新夫人生了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只要知晙還是庶子,她就定然會拉攏知晙的……”
若是三個人身份相當,最壞的局面就是三足鼎立了。當然,也有最好的局面,不過,人都有私心,這個局面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可若是兩個人身份高,一個人身份低,事情就要複雜了,那身份高的必然是要爭出來個高下的,而身份低的那個,要麼是被拉攏了,要麼就要被殺雞儆猴當炮灰了。
不管是哪一個,老太太都不喜歡。
“這事情太過於重大,你讓我想想。”老太太沉默了半天,擺擺手說道:“時候不早了,這會兒你也該處理事情了,先過去忙著吧,這事情不著急。”
舒曼瑤點點頭,起身給老太太行了禮,就轉身出門了。
處理完事情,照樣是去王姨娘那裡看舒知晙。王姨娘原本正陪著舒曼瑤說話,就見老太太身邊的金玲親自過來了:“王姨娘,老太太找您有點兒事情,您這會兒有空嗎?”
王姨娘趕忙點頭:“有的有的,金玲姑娘稍等,我換一身衣服,這就過去。”金玲掃了一眼王姨娘身上的衣服,很是素淨,也很整齊,不過,太素淨了些。
金玲笑著點頭應了,看王姨娘進去,就和舒曼瑤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話:“老太太今兒上午有些累,在床上躺了會兒,現在天氣熱,中午不如準備點兒涼的?奴婢記得老太太最愛吃涼拌的蓮藕了。”
這個季節,哪兒有蓮藕?舒曼瑤皺眉想了一會兒,搖頭說道:“冬天存的蓮藕這會兒已經沒有了,不如涼拌一些別的,大廚房那邊,我去安排,你等會兒去小廚房給老太太準備一些十錦粥,這個養身養腎,老太太喝最好了。”
說話間,王姨娘就換好了衣服出來,跟著金玲一起去老太太的院子。
老太太正在數佛珠,王姨娘只能先站一邊等著。
“你可知道我今兒找你過來有什麼事情?”老太太沉聲問道,王姨娘搖搖頭:“妾身不知。”
“今兒曼瑤和我說了一件事情,是和知晙有關的。”老太太一邊說,一邊仔細觀察王姨娘的神色,就見王姨娘有些疑惑,有些不解:“和知晙有關?”
“曼瑤說,要將知晙記在陳氏名下。”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