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1 / 4)

對於馬錚提出的三個要求,國民政府雖說很不樂意。尤其是第二條和第三條,這更本就不符合國民政府的意願。但是想到要是不答應的話獨七師肯定是不會南下的。隨後只能咬著牙同意了馬錚的要求。

達成協議之後,馬錚所部開始做南下的準備。

7月9日上午馬錚所部在集寧召開軍事會議,先是通傳了國民政府邀請獨七師南下的電報,同時也說了延安方面的指示。

隨後馬錚又對獨七師現有編制進行了調整,主要是馬德勝的騎兵旅升格為騎兵集團,並且從獨七師的編制裡獨立出來。該部總兵力一萬兩千餘人,下轄兩個旅6個團。其中有兩個團是像獨立團那樣的騎馬步兵,屬於快速反應部隊。

此外還新增了兩個步兵旅,一個是由畢力格指揮的察哈爾獨立旅,該部下轄三個步兵團。合計七千餘人。另一個旅是由陝軍臨潼保安團和397團外加部分八路軍組成的獨1旅,該部由老紅軍出身的黃思成擔任旅長,同時黃思成不再兼任獨七師參謀長。

經過調整之後,綏察根據地下屬部隊由一師三旅擴編至1師、1個騎兵集團外加兩個獨立旅,合計六個旅19個團,外加一個特戰隊,總兵力超過了45000人。

可以說,作為一個師級編制,獨七師已經嚴重超編了。但是相對於八路軍其他幾個師而言,這種情況倒也不算太離譜。不管是115師還是120、129這幾個師還是晉察冀軍區,哪一個會在意國民政府不得私自擴編部隊的規定?

大家都不傻,都知道在這個亂世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人家說不要擴編你就老老實實的聽人家的,傻了你!到時候部隊被消耗光了看你還不哭死!

再說了,這個時代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沒兵沒槍誰都不會在意你,誰都會把你當空氣的。就好比眼下中國各黨派多如牛毛,但為何老蔣最終是延安方面呢?還不是因為延安方面控制著八路軍和新四軍,其他黨派無兵無權老蔣才不會在意他們的意見的。

正因為知道這些,所以八路軍各部隊都在不遺餘力的擴編部隊,那一支部隊不是明面上放幾個主力團,而私下卻是擴編了一大堆不被國民政府承認的黑部隊,不然的話百團大戰的時候八路軍哪來的一百多個團近四十萬大軍。也難怪聽到百團大戰的訊息之後把老蔣給氣壞的。

但是像馬錚這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部隊擴編到四萬多人還真是少見,主要是在此之前也沒有那個人能讓蒙古族部落如此信任的。

馬錚知道這樣做武漢方面肯定會不高興的,但是那又如何,老蔣高不高興和他有什麼關係,他和獨七師上下又不領武漢方面一毛錢的軍餉,也得不到一發子彈的補充,而且時時刻刻還要小心著他們突然發難對付自己。

部隊的編制調整之後,接下來要討論的便是帶多少部隊南下,都帶那支部隊。

關於帶多少部隊南下,根據地內部和八路軍總部的意見倒是很一致,最好是不要超過萬人,最好是控制在兩個旅的規模!

但是馬錚的想法卻是不動用旅一級的軍事單位,直接抽調步兵團參戰,規模在兩到三個步兵團之間,但是具體抽調那個團卻比較難以確定。

按道理說,現在可是要去國統區參戰,派出的部隊必須戰鬥力強悍,同時部隊的凝聚力也要上的去。綏察根據地符合這個條件的部隊不是沒有,但是卻不能動,獨七旅和獨12旅都是馬錚起家的老底子和紅軍老兵組成的部隊,都符合這個條件。

但是這兩個旅的任務也很重,他們要應對日軍第16師團和第26師團的巨大壓力!絕對是不能輕易動用的,另外獨七旅在前一段時間的大戰中損失不小,雖說後來找了一部分新兵,在編制上倒是補充整齊了,但是實際戰鬥力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暫時無法大規模調動南下。

最終馬錚還是拍板決定,抽調徐虎的獨立團、邢超的警衛團、獨七旅第200團以及特戰大隊合計7643人,組成八路軍南下支隊參加武漢會戰。(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七章:未雨綢繆(求訂閱!)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一百五十七章:未雨綢繆(第六更!求訂閱!)

然而就在馬錚所部進行集結的時候,日軍又有了新的動作,日軍波田支隊從彭澤西進,隨即攻擊湖口劉雨卿第26師及彭位仁77師的守備陣地。敵以水上、陸上、空中的聯合作戰,經兩天一夜的激戰,攻佔湖口城。

敵華中派遣軍為了確保已佔據的長江運輸線,將剛由國內調來的松浦淳六郎中將的第10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