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3)

小說:一個人的吶喊 作者:

羅馬詩人“喀都路死”的第百一首詩,現經某君參照幾種譯本說給我聽,由我自由地筆述下來的。“琵亞詞侶”畫有一幅插圖,今轉載於右。一個人舉起右手,上題“哀尾哀特該乏勒”三字,大約即系表示致聲珍重的意思。據說這是詩人悼其兄弟之作,所以添寫了這樣一個題目。《晨報》副刊模寫琵君此畫作為篇首圖案,大約只取其圖樣。有一個《晶報》式的滑稽家說,這恐怕是表示逼死別的副刊再掐死自己副刊的意思,倒也想得很有趣,不過未必是編輯先生的原意罷。

這裡,周作人借了羅馬詩人的一首詩和英國畫家的一幅畫,傳達了他對已經不可再得的兄弟之情的追念,“只囑咐你一聲珍重!”這是向魯迅發出的一份密碼電報。這時《京報》副刊的編者是孫伏園,魯迅是它經常的撰稿人和每天的讀者。不知道是他自己看出來的,還是孫伏園告訴他的:這篇的作者是周作人。魯迅看到了這篇,當然也明白了它所傳遞過來的資訊,於是也就用了《傷逝》這個題目寫了一篇作答。

收在《彷徨》裡的小說《傷逝》是10月21日,也就是在看到周作人的那一篇《傷逝》之後的第九天寫成的,寫成之後沒有在報紙刊物上發表,直接編入小說集《彷徨》中。這篇以“涓生的手記”為副題的第一人稱的小說,也許應該說是魯迅小說中感情色彩最濃重的一篇,一開頭就是這樣的自白:“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一下就把讀者引到傷感的氛圍中。小說寫了一對誠摯相愛的青年男女在社會的壓力下,主要是因為失業而帶來的經濟壓力下不得不分手,生離死別的悲慘故事。小說對於他們所處環境的描寫:

會館裡的被遺忘在偏僻裡的破屋是這樣的寂靜和空虛。……依然是這樣的破窗,這樣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樹和老紫藤,這樣的窗前的方桌,這樣的敗壁,這樣的靠壁的板床。

寫的就正好是紹興縣館裡魯迅作人兄弟合住過的補樹書屋的景物。周作人也看懂了這是魯迅發回給他的“密碼電報”。在《知堂回想錄》(一四一)裡,他發表了這樣一段“讀後感”:

《傷逝》不是普通戀愛小說,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來哀悼兄弟恩情的斷絕的,我這樣說,或者世人都要以我為妄吧,但是我有我的感覺,深信這是不大會錯的。因為我以不知為不知,宣告自己不懂文學,不敢插嘴來批評,但是對於魯迅寫作這些小說的動機,卻是能夠懂得。我也痛惜這種斷絕,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人總只有人的力量。

讀者聯想到周作人先在《京報》副刊上發表的短文《傷逝》,大約會以為他這解釋也是有點道理的吧。當然,普通讀者閱讀小說,重要的是看其中所寫的人物和情節,有興趣去查考作者是因了怎樣的情緒和影響才寫這篇的人大約不會有很多。人們還是會把小說《傷逝》看作魯迅寫一個戀愛悲劇的名篇。

。 想看書來

兄弟失和(5)

魯迅在寫了《傷逝》以後兩個星期,又寫了一篇小說《弟兄》,寫的是張沛君照看生病的弟弟靖甫的故事。許壽裳寫過一篇《關於〈弟兄〉》,指出“這篇寫張沛君為了兄弟患病,四處尋醫,種種憂慮奔走的情形,大部分是魯迅自身經歷的事實”。他連續寫了這兩篇小說,可以想見他在這些日子裡想起兄弟間的許多往事吧。

1

txt小說上傳分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書末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