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前沒有做過的。
此外還有所謂格致,地學,金石學……都非常新鮮。但是還得宣告:後兩項,就是現在之所謂地質學和礦物學,並非講輿地和鐘鼎碑版的。只是畫鐵軌橫斷面圖卻有些麻煩,平行線尤其討厭。但第二年的總辦是一個###,他坐在馬車上的時候大抵看著《時務報》,考漢文也自己出題目,和教員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華盛頓論》,漢文教員反而惴惴地來問我們道:“華盛頓是什麼東西呀?……”
。 想看書來
走異路 逃異地(4)
學堂裡又設立了一個閱報處,《時務報》不待言,還有《譯學彙編》,那書面上的張廉卿一流的四個字,就藍得很可愛。
這裡說的第二年的總辦是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宋恕說他“才氣縱橫,文學淹雅”《宋恕集》,中華書局1993年版,上冊,第401頁。,能詩,有《觚庵詩存》行世。魯迅對他,一生都懷著敬意,後來在###工作的時候,還幾次去拜訪過他,日記裡寫到他都是尊稱為俞師。俞死,魯迅還送去一個幛子表示哀悼。
這裡說的《譯學彙編》,是《譯書彙編》的誤記。這是留日學生楊蔭杭等創辦的月刊,翻譯介紹了好些重要的外國學術名著,如盧梭的《民約論》(今譯為《社會契約論》)、孟德斯鳩的《萬法精理》(後來嚴復的譯名為《法意》)等等。這刊物於1900年創刊,後來改名為《政治學報》。這也是當年魯迅喜愛的讀物,多年之後還留有鮮明的記憶。
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