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4 / 4)

孩子在4歲時,好奇心特別旺盛。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還可以翻開圖畫,提供孩子更多的相關知識。父母可以在家中備有一些向幼兒介紹有關人體器官、自然現象、家庭關係等知識的書籍,如果孩子問到,就拿出來親子共讀。

“你看;就如書上所說的一樣;耳朵就像隧道一樣,非常暗,裡面有鼓膜。這鼓膜就像一張薄薄的紙。當別人講話時,聲音傳進耳朵,鼓膜會震動;我們就會聽到別人在說話。萬一鼓膜破了,那麼就聽不到聲音了。所以要非常重視耳朵,不可以自己挖耳朵。”

在書上看到解剖圖的同時,再讓他看看媽媽剛才提到的“幽暗的通道”。因為太暗,這時媽媽可以用手電筒照自己的耳朵,讓孩子看看。然後,就可以像上述那樣告訴孩子。

。 想看書來

為什麼會有指甲?

媽媽在幫5歲的貝貝剪指甲,而貝貝呢,則急著想到外面和小朋友玩耍,於是有些不耐煩地問媽媽:“人為什麼會長指甲呢?長了指甲,還要剪,多麻煩啊!”

我們為什麼會長頭髮呢?

身上為什麼會長毛?

孩子常會給父母出難題,提出一些在父母看來是“常識”、“公理”的問題,且常常讓父母猝不及防。而此時,父母可以採取反問的方式,初步緩解當時的困窘局面,亦可鍛鍊孩子的自主思維;而不可斷然予以拒絕。

“這是常識,你見過哪個人沒有指甲,以後這樣的問題不要問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成長的過程便是發問的過程,上述父母的回答無疑在阻礙著孩子的正常成長!即使是常識和公理,也需要父母耐心地給孩子解釋,一般來說,孩子對於這類問題,一旦你給他解釋清楚了,他不會問你第二遍。

“那貝貝想想為什麼會有指甲呢?”

“如果沒有指甲就會滑,可能是為了要抓東西吧!”貝貝答道。

正是因為母親的反問,孩子才有了進一步思考的機會,因而有這麼好的回答。這時,媽媽應該褒獎孩子說“寶寶真了不起,就是這麼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