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3 / 4)

小說:官道 作者:月寒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藉口隨處都需要,只是編造技術有好有賴。

向天亮又喝了兩口白酒,抹了抹嘴說道:“我的大學老師啊,在印度待過一年半,他給我講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說一個印度人,因為偷竊被當場捉到,不料,小偷一點兒也沒有畏縮,反而理直氣壯地說,如果我拿了東西又逃走,那才算是偷,但是,我現在只是拿到東西而已,了不起把東西還給你罷了,說完,小偷就大搖大擺地溜走了。”

“哈哈,這個小偷有水平啊。”羅正信笑道。

向天亮繼續說道:“還有呢,無獨有偶,有一位外國人初次到印度旅行時,與人發生了糾紛,他在餐廳進餐時,曾幾次離開座位,有一次,他回來時正好看到一名男子,從他掛在椅背上的上衣口袋中掏出錢包,想取走裡面的錢,這個外國人出言指責時,那個男人居然說是在替他清掃皮包,一直到最後,都不承認自己偷竊。”

羅正信嘆道:“看來,印度的小偷們,都是找尋藉口的高手啊,在我們看來,這個小偷當然應該是理屈詞窮,不會想到他還有什麼可以詭辯的了,但他卻能理直氣壯,並能說出一定的邏輯,倒是確實不簡單,從這裡,起碼可以看出對方在險惡環境下所擁有的鎮定和機智,另外,人一旦承認錯誤,很可能一直翻不了身,而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所以,小偷總是死不承認,當然,我並不是鼓勵大家採取拒絕承認錯誤的態度或學習顛倒黑白的行為,但是我認為,有些人面對初次見面的人,就以理虧的口吻說話,這種無謂的謙卑,反而會使自己站不住腳,並無益處。”

向天亮一口氣喝光了瓶中的白酒,一條腿翹得高高的,點上一支香菸又吸了起來,“老羅,這找藉口,也是一門大學問那,如果不長眼色,不明世事,胡亂的找藉口,說不定就會惹來大麻煩,嚴重的甚至會丟了性命。”

羅正信搖頭笑道:“你危言聳聽了吧,找錯藉口會送命?我不信。”

向天亮道:“不信?我給你舉個例子啊,話說三國的時候,劉備與關羽、張飛等人肝膽相照,與諸葛亮也是魚水相得,同曹**較,劉備的確可稱忠厚,但是,劉備他們也並非心無芥蒂,當年攻取四川時,劉備曾與劉璋在涪縣會見,劉璋部下從事張裕在座,張裕臉上多須,劉備拿他開玩笑說,我從前在老家涿縣,那地方姓毛的人特別多,縣城東西南北都是毛姓人家,縣令說,諸毛怎麼都繞涿而居呢?張裕回敬說,從前有人作上黨郡潞縣縣長,遷為涿縣縣令,調動之際回了一趟家,正好這時有人給他寫信,封面不知道如何題署好,如果題潞長二字,就漏了涿令二字,題涿令二字,就漏了潞長二字,最後只好署了潞涿君三個字……在上面的對話中,張裕是借潞為露之諧音,諷刺劉備臉上光露嘴無鬍鬚,後來,張裕歸降劉備,他對天文、占卜皆是精通,曾勸劉備不要取漢中,說取漢中於軍不利,劉備不聽,出兵攻取了漢中,證明張裕預言不準,接著,張裕又私下向人洩露天機,說魏文帝黃初元年,劉備將得到益州,九年後又將失去益州,劉備不忘當年受辱,藉機要殺掉張裕,諸葛亮問張裕犯了什麼罪,劉備說,芳蘭當門而生,不得不鋤去,他找的這個說法,其實並不高明,論藉口編造術,實在是不如張裕,可是,劉備是主子,權力大,最終佔了上風,由此可見,一個人不能持才胡鬧,詭辯成性,藉口術如果用於作惡,也是不能有好下場的。”

羅正信深有同感,笑著說道:“這人那,大都是這樣的,做事情講究名正言順,你給他一個名,他是很樂於做些自我欺騙、掩耳盜鈴的事的,尤其是事情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實際上,就象這喝酒,嗜酒者從不主動要求喝酒,卻以‘只有你一人,我陪你喝”,或者‘我奉陪到底’,‘捨命陪君子’這類藉口來達到心願,表面上既不積極,也不乾脆,這似乎是我們國人的特有心理,即做事時,總想理由推卸責任,即使他知道這是自己的責任,也會一味推卸,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先替對方準備好藉口,對方就不會再推辭,比如,送禮給人時,先要說,‘你對我太照顧了,不知如何感激,這是我一點小意思,請您接受’,由於有了藉口,所以對方減少了內疚意識,定會欣然接受禮物。”

“呵呵……所以嘛,這次市委市政府聯合北城區南河縣,想把咱們的經濟開發區居為己有,肯定早已找好了很多借口,他們是領導,官大一級壓死人,咱們硬頂死扛,肯定是無濟於事的。”

羅正信笑著問道:“所以,你也想找個理由?”

向天亮壞笑著,“不錯,我也要找藉口,向領導學習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