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2 / 4)

小說:大明土豪 作者:噹噹噹當

瑈面前:“首陽大君,世子年少可能不懂政務。大明與新高麗一衣帶水,新高麗就全靠你了。大明的皇帝,大明的百姓也深深的希望文宗大王可以康復,新高麗的百姓會有一個好日子。如果有什麼需要,我大明一定全力支援。”

相比年少的李弘煒,首陽大君李瑈自然是成熟多了。

可他也沒有見過這樣的架勢,除了連連點頭,連聲表示感激之外,他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會發生了什麼。

一切,都和他預料的完全不同。

白名鶴幾步走到高處,大聲說道:“新高麗的各位大臣,各位權貴,各位百姓。我們深信,文宗大王一定會好起來的,一定會帶給百姓富足的生活。所有的歡迎宴會退遲,本官要先去探望文宗大王,並且帶去我大明皇帝的問候。”

白名鶴接下來,揚揚灑灑的講了足足三千字的讚美感言。

說的全是文宗大王即位兩年以來,對新高麗所付出的,所帶來的,以及本身的功績。

胡濙看了高谷一眼,高谷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就是白名鶴,他說的還是我們昨夜講的,他竟然一字不錯的背下了。”

“似乎,效果不錯。”胡濙也說了一句。

何止效果不錯呀,許多聽得懂漢話的低階官員跪伏在冰天雪地裡痛哭著。不懂漢語的百姓聽到別人的翻譯,許多人也在大聲的哭泣,感懷大明的友好。

“好大一個坑!”樊良扶著刀柄對身旁的陳阿大說道。

陳阿大裂開嘴笑了,對這個評價他不接話。反正白名鶴對自己人還是非常好的,只是有些好的過頭了。上次送到他家裡那個倭女,結果害得陳阿大被自己的婆娘抓破了臉,讓他回到船上之後,被手下嘲笑了好多天。

與普通的官員不同,那些真正擁有權勢的新高麗貴族們慢慢的冷靜了下來。

只有一個問題,大明來幹什麼?

白名鶴這個人物在新高麗人眼中還有些陌生,畢竟他們沒有全面的情報系統。但從這個規模來看,確實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個使節團了。

僅是甲士就有三千。

而且最讓新高麗人想不明白人,這些人所有的吃住行,全部不需要新高麗來負責,就算需要採購些什麼,也是用實實在在的物資,或者是銀子來換的。

宴會推後,白名鶴等人入新高麗王宮。

懷玉代表大明皇室,自然去探望一下現在的新高麗王妃了。從禮節上,這位王妃要向懷玉行禮,因為懷玉是正宗的大明公主,不但有封號,而是有姓有名入宗廟的公主,更重要的,懷玉的名字之中,有祁字!(未完待續。。)

第301節 白名鶴姓白

李氏新高麗有什麼?

胡濙與高谷對白名鶴的一夜惡補可不是白白的浪費時間。白名鶴對新高麗的瞭解原本是根據後世的歷史,以及一些東廠的情報。再加上禮部對這些周邊小邦國的文獻,然後在白名鶴眼中,新高麗就是一塊大蛋糕。

新高麗除了開國之君外,其餘的全是廢物,派系林立,權貴紛爭,可以用永無寧日來形容開國到現在的新高麗,光是造反的王子就有兩次,被架空的新高麗王一個接一個。

不過,白名鶴不關心這些。

根據禮部與東廠的記錄,新高麗有京軍五萬,以及全國的十萬常備軍。還有五萬水軍以及五百條船,在四十年前,曾經幹掉了倭國對馬島上的海匪,也算是有些戰力的。

新高麗的土地計算很有趣,不是按畝,而是按結。

一結就是二十石糧食的產量。新高麗眼下大約擁有一百七十萬結的耕地。也就是說每年有三千四百萬石糧食的總產量,以一個人口七十萬戶的小邦來說,人均糧食產量為原料十石,這個數字相當得不錯了。

大明眼下人口有八千五百萬左右。田地有一千二百二十萬頃,除了馬、羊、豬等,在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供人來食用的糧食人均差不多在九百斤左右。(這個數字,是有據可查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大明的糧食人均產量是低於新高麗的。

不過,新高麗幾乎沒有貨幣,也沒有足夠的副食以及各種生活產品。

交換手段主要以米穀、棉花或麻布等實物作貨幣。對外貿易由國家壟斷,主要貿易物件國是大明、倭國,輸出綢緞、棉布、夏布、糧食等,輸入絲綢等高階紡織品、各種奢侈品及藥材等。

根據東廠的情況。隨著這幾年文宗大王上臺,大量的種植棉花等作物,糧食已經降了三成左右,可就這個數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