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碼頭,于謙才真正意識到白名鶴在這裡作了什麼。
碼頭外連綿不斷的屋子,左邊清一色的大明建築風格,右邊依照大明的樣式而建,可卻看得出這不是大明原樣的屋子。再看街上,有穿著大明衙役服色的人在維持街面秩序,還有身穿大明軍服的軍隊在巡邏。
如果不是有人說這是裡海外,怕真的以為這裡是大明瞭。(未完待續。。)
ps: 第二更,謝謝大夥喜歡本書。
第255節 黑市??
峴港碼頭外的街道上,兩側有店鋪。右邊的店鋪廣州城能夠見到的貨物,在這裡基本上都可以看到,是茶樓、酒樓也有。而左邊的全是異域風光,
客人正好相反,大明的店鋪不止是南掌人,就是南棉人、占城人也都有。
“看看?”于謙問白名鶴。
“隨便看,不過先說說往北去過夜,還是往南去過夜。往北,那裡有風景獨特的海雲峰,山海一線很是雄偉,絕對是一個詩情畫意的地方。往南,山茶半島那裡卻是真正的南海風光,我喜歡!”
“往南!”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陳阿大就立即提出了建議。
楊能眯著眼睛掃一眼陳阿大,陳阿大立即就緊張了,顯然有什麼事情瞞著。不過既然自己人開口了,總是不能落了這個面子,楊能也跟著說道:“既然兩個人選擇往南,就往南邊了。有勞桑總督!”
桑松回了一禮:“立即派人安排,那裡新建了一些木屋,倒是別緻。”
別說是楊能注意到陳阿大的異樣,幾位大員都注意到了,可誰都沒有任何的反應,于謙還是進了一家店鋪。
這店鋪是經營家用小物件的,從吃飯用的,再到生活用的。
貨架上每一件物品都擺著一個標籤,上面寫著價格。一隻普通的,用香料泡過有香味,並不是真正的香木梳子。放在大明這就是被人砸店的東西,因為在大明這就是假貨了。可放在這裡,似乎生意不錯。
僅于謙進店這一會,就有三個人買這種貨,每個人最少都是上百隻。
一隻三斤米!
好有趣的標價呀。也就是四十隻左右就可以值大明半兩銀子,就是五百文錢。一隻在這裡超過十文錢。真黑!
不止是于謙。所有人都是一個想法,只是他們在外,有些話在心裡罷了肯定是不會說出來的。
這店鋪的掌櫃倒是有眼色,只是施禮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他是大明人,而且是大明軍官的家屬。他知道眼前都是什麼樣的大人物。能來到這裡的都是聰明人,什麼話可以講,什麼話打死也不能出口,都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每個人都背過條例才能到這裡來。
當然,除了大明的軍戶之外,這裡還有至少三成,是東廠的人。
眼下這些軍戶,也被東廠的人訓練的差不多也成了半個東廠的人了,他們會打聽一切他們原本不知道的訊息。那怕是一個村子裡男的多,還是女的多,這樣的訊息都不會放過。
進了另一家店,于謙等人才明白,剛才說那個店黑真是冤枉了那掌櫃,這家店絕對是頂級黑店,黑到可以直接把心挖出來當煤球了。因為這家店是賣麻布的,二十尺一匹的麻煩。直接開價十石米。
十石米大明那裡要五兩銀子呀,你才一個半小匹白細麻布呀。這不是黑嗎?
黑嗎?白名鶴含笑不語。
到了絲綢店,于謙都已經無話可以形容了。
剛才兩家店賣的真便宜呀!這家店可以用喪盡天良來形容了,一包二十尺的絲綢,還不是湖絲,只是最普通的廣東絲綢,這裡開價一百石米。按大明那邊計算就是五十兩銀子。要知道上等的湖絲,一個半小匹二十尺,也就是十兩銀子。
第四家店鋪,于謙只是看了一眼,就對白名鶴說道:“名鶴呀。老夫有些累了,不如先回去休息如何?”
為什麼于謙不想看了,他怕看下去流露出什麼不正常的表情。
因為這家店鋪是賣刀劍的,一把砍刀。倒是沒有胡說,寫的熟鐵鑲鋼,要價是十石米。一把純鋼砍刀,要價五十石米。一把精鋼寶刀,最貴的一把要價已經達到了千石米,最便宜的也要一百二十石米。
能說什麼?
大明那裡一把刀于謙是知道的,原本普通鏽春刀就是二百文錢左右。
白名鶴新工藝生產的精鋼刀,雖然重了些,其實也是二百文錢,因為工藝提高所以成本降低了。可放在這裡,二百文一把的精鋼刀千石米,就是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