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3 / 4)

小說:大明土豪 作者:噹噹噹當

等坐下來興安就說道:“白名鶴此舉是陽謀。想來這裡不出半年,就一定會有更好更多的精鋼,而且鍊鋼的技術也會不斷的提高。之後,隨著名聲的上升匠師的地位也會提高,朝廷會預設這種宗門的存在。”

說到這裡,興安才坐下,喝了一口僕人送來的茶繼續說:“再之後,木匠,機關術,甚至包括火統、絲織等等各行業都會有開宗立派的想法。介時就要看是如何管理了,朝堂之上會不會專門設立一個衙門也是未知。只是這些,將來都是國之重器!”

話有理。楊能與揭稽都點了點頭。

想那新式的紗機,織機,已經大大的提高了織布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從長遠的角度上看,這是一個好的趨勢。

“為何不遠一個吉日?”楊能又問道。

這一次,白名鶴還沒有回答,揭稽就說道:“明天就是好日子,並不是吉日有多好。而是這件事情未必能讓太多人接受,先有些成績之後可以成立一年宗門大典的時候,再宴請賓客更好些。”

“有理!”興安也支援揭稽這種老成持重的想法。

白名鶴卻說道:“我關心的只是。年底前我有多少鋼錠在手。當然是越多越好,最好能過八百萬斤!”

八百萬斤精鋼有多少,這個數字差一點讓楊能把嘴裡的茶給噴出來。

興安笑道:“大明去年的生鐵記錄在冊的有一萬萬四千萬斤,其中精鋼產量不足兩分,也就是不過三百萬斤的樣子。廣東去年的生鐵,是一千八百萬斤。算是全國較高的省分了,而精鋼卻只有區區的二十萬斤。”

興安這個資料是相當準確的,按現代的演算法就是大約九萬噸左右的樣子,這是生鐵不是鋼。原本大明在永樂年,可以達到十四萬噸左右。因為土木堡之變,所以影響了這兩年的北方五個省的生鐵產量。

“我不管,年底我要八百萬斤精鋼。你們如果不信,明天我問老鐵,他敢拿命給我保。”

“過了。千里馬也有一個極限。”楊能勸阻著。

白名鶴卻搖了搖頭:“一百萬石的黃金堆在這裡,超過一千個鐵匠在這裡。人的極限是逼出來的,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整,眼下只需要都司保證他們這裡鐵與煤,以及其餘物資的供應,給他們吃好,精米管夠。告訴老鐵,所有的精鋼收益。百鍊門可以留下兩成半,兩成作為他研究鍊鋼之法的獎金。半成就是給他們的賞賜,煉的鋼越好,數量越多他們得到了好處也越多。”

“白名鶴所言,雜家支援。百萬石黃金,換成銅錢可以堆起一座山。”興安支援白名鶴,白名鶴的瘋狂不止這一次。可每一次似乎都成功了,興安很想看一次,白名鶴的瘋狂什麼時候會遇到一次失敗。

這不是惡意,而是一種期待,白名鶴的極限在那裡。

次日。百鍊宗宗門設立大典。

這裡沒有鮮花,也沒有紅布,只有三牲供品祭祀火神。而儀式,則是開爐鍊鋼。這是最好的一座爐,練一爐鋼需要約半個時辰。後世的現代,一爐鋼就是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這裡畢竟是大明,加熱的速度、技術等等,自然是不能和後世相比的。

現代一爐鋼,差不多在一百二十噸左右。

大明眼下的技術,這隻最大最好的鋼爐,被稱為萬斤爐,也就是一爐可以產出一萬斤鋼,就是五噸,這已經是大明技術的極限了。

半個時辰之後,出鋼水。

百分之九十以上全部倒鋼錠,每一錠就是十斤,千錠之後,最後的一些流入到了三斤左右的鋼模之中。總共九個半,那個就代表這爐鋼是一萬零二百九十八斤半,當然每個鋼錠也會有少許的誤差,計算卻按整數來算的。

一百個衛所原匠戶最出色的鐵匠,十人一組,輪流的輪起了大錘,他們要將這些小鋼錠再次錘打。白名鶴站在遠處一言不發的看著,來觀禮的楊能、揭稽等人也同樣默默的看著,既然是觀禮,這禮的規矩百鍊宗既然定下了,那麼就按他們的禮節走。

錘打的過程之中,興安突然開口:“爐子就不要閒了,兩邊各不耽誤。”

“換爐膛!清槽……”老鐵高喊一聲,下面的人工匠繼續開始。

之前那一爐,一切都是準備好的,鍊鋼這個準備工作比真正倒進爐內要複雜的多。而且爐內正熱,也不可能用水降溫,只能用風降溫,光是降溫的過程就需要差不多半個時辰,這個過程之中,準備內爐石條、煤等物品。

終於又出了一爐鋼,連同換爐膛的石灰石條,花了差不多一個半時辰的時間。那千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