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戰場上,是允許收屍的,特別是擺開陣式對陣的雙方。而且進攻的一方可以四擊包圍,但也只會選擇一面進行有陣式化的進攻,四面都輪翻的試探性進攻,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戰鬥之後,才會四面全攻。
雖然聽起來很傻,可這就是古代的戰爭方式。
當然,也不能說這種方式沒有足夠的科學性,盲目的進攻一座營盤,不會主次的亂打一次,很容易造成過多的傷亡,拼一個慘勝並不是一個合適的統帥所需要的。
眼前,朱謙的營盤還輪不到他們四面包圍。
兩則一邊亂石灘,這裡根本就不適合騎兵,就是步兵也要小心翼翼的透過。另一邊則是一道裂谷,你可以繞開到背後,但絕對不能攻擊側面。而背有什麼,也不是立即就能知道了,那道裂谷有多長,需要多久都是未知數。
更何況,朱謙的背後一天多的路程就是長城了,如果派出小分隊被夾擊,才是推策。
眼前,幹掉朱謙這五千人馬,才是上策。
戰場上的屍體被清除了,敵軍大隊也從兩側分開,數以千計揹著大筐還有皮袋的出現在陣地兩側,然後中陣五千手持長兵器騎兵已經列陣,還有三千拿著彎刀的騎兵在兩側出現。
“將軍,敵軍準備衝陣了,他們一定是認為我們死傷人數也過千了。”
朱謙微微的嘆了一口氣:“這就是兵力佔絕對優勢的好處,他們可以不用多次試探。只需要打上幾個回合就可以選擇強攻。至少一次強攻也算是一種試探,以這種辦法試探呀,還是兵多。”
朱謙感慨了兩句之後,下令:“傳令,硬拼一陣,然後放棄前陣!”
“將軍。是否使用暴焰雷等物!”
“不,只允許火槍與戰刀,命令前陣士兵全部著重甲。第二陣使用準備爆焰雷,除非敵軍強攻第二陣,否則第二陣只允許使用火槍與弓箭。”
朱謙快速的下令著,他現在很冷靜,拼命也是講技巧的。
不是一命換一命,而是儘可能的多殺死敵人。
命令下達,前軍已經開始作準備。輕甲與布甲的開始後退進入第二陣,留在第一陣的全部是重甲,戴著頭盔的重甲士兵。
節奏依然很快,敵軍依然一陣騎射壓住腳角,然後拿著長武器的騎兵開始往前壓,在這之產那些揹著筐,扛著皮袋的非戰鬥士兵飛奔著過來填上那些拒馬坑,那一道並不算合格的。看似是時間不夠臨時挖出來的拒馬坑轉眼就被填上了。
五千騎兵拿著長兵器衝了過來。
火槍亂放,同樣是兩槍放出前排計程車兵就把火槍往後扔。早就有人準備著,抱著火槍就往回跑,第二陣專門負責收容這些人。
這一陣火槍亂射,至少也留下了敵軍一百多人。
五千騎兵,一百多人根本就不算是個人數。
沒有了火槍,第一陣八百士兵幾乎動作一致將手邊的插在地上的刀拿了起來。這種刀精鋼刀杆,精鋼刀身,一把手就重三十斤以上。
五百人整齊的一次揮刀,就將敵軍三百人連人帶馬放倒。
從天空中看,這就是將敵軍削下了一層那樣。
後面的長兵器已經已經刺到了這五百人身上。可五百人不躲,不擋,再一次整齊的一刀劈下去。後面的人看不見,使用長武器的人卻看著清楚,手上的武器刺在大明這些士兵身上,看似刺進去了,可手上的武器卻一下就著空了。
那些武器從鎧甲的兩旁滑過,自然是不可能刺穿板甲的。
他們看到的只是刺破了大明士兵的衣服罷了,根本就沒有傷到人。也只有少數幾個人被強大的衝力撞倒,卻不至於受傷。
在遠處更看不清,只看到騎兵倒下了。
“漢人的盛唐陌刀陣!”有見識的亦裡把力將軍驚呼一聲。
“再上五千人!”有位穿著大紅色戰袍的人拉馬走到了前排,就是也先長子都施禮。這位就是亦裡把力分裂之後,土魯番的大汗。
大明軍陣之內,朱謙下令:“叫他們退回來。”
“得令!”有人在敲著鑼,前排那些士兵開始有節奏的後退,以三人一組,一邊防禦一邊殺敵,一邊後退。
亦裡把裡軍後面的五千人也跟了上來,繼續衝擊第二陣。
第二陣的火槍已經連開了四槍了,正準備使用爆焰雷,朱謙的命令也到了:“放棄第二陣,退至第三陣。”
繼續退,這次換上了另一批穿著重甲,使用長刀的大明士兵。
“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