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火炮三十,長火炮七十。再準備火槍三千支,戰刀一萬。交給他們二人,如果需要火藥的補給,給他們足夠的數量。”
“謝將軍!”兩位倭人家主趕緊行了軍禮,大明的軍禮。
“如果真的是難打的雄城,本將派兵助你們一臂之力。”鄧海龍在巨港,勢在必得。而且倭人這次死傷真的不少了,再打下去要是這些倭人死太多,怕生亂。也怕受到一些非議,畢竟這是一個雄城,而且是重兵把守的雄城,所以鄧海龍物資給的豐厚。(未完待續……)
PS:今天更的晚了些,是寫新書寫的入迷了,一口氣寫下去,忘記了時間。
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
倭人出去了,帶著心中的狂喜,有了火炮的支援,他們有信心打下巨港,在那裡佔領一百年,會擁有無數的財富。
“來人,發電回去,就說戰損約五萬人,詳見軍報。”鄧海龍隨口報了一個數字。然後又說道:“照實數再寫一份軍報,安排快船送回去。”
副官二話沒說就去了。
電報房,一份攻佔麻六甲二千里海峽,以及兩岸重要城鎮,北岸已經掃平,南岸還在戰鬥之中,戰損五萬,詳見軍報。
發完電報,回到自己的屋子,關上門。這副官又寫了一份軍報:北岸已經佔領四重要港口,其餘則為滿刺加王國領,淡馬錫收回安排重兵把守。倭人全部移至南岸,遇敵軍主力,正在苦戰之中。
我方消耗火藥一千七百桶,炮彈七萬發,火槍彈四十萬發,殺敵三萬,戰損十五人。
寫完,裝進鐵盒,打上封印。這位副將這才安排給可靠的親兵往南京那裡送過去,然後又小聲的交待了一句:“給任何人,不要提及軍報。只說,自己只負責送信,其餘完全不知道,軍報要親手交給於太師。”
“得令!”親衛很認真的行了一個軍禮,然後把軍報背在身上,叫上了一隊人去了碼頭,那裡自然會有快船安排給他,送他回南京去。
南京城,白馬閣。
這裡已經完全成了于謙的地盤,于謙光是輔臣就超過一百人,這裡正在來回的奔跑著。
“大人,來自麻六甲軍報,我軍戰損五萬。”所有人聽到這話都把頭低下去了,于謙卻是一指那邊的架子。這文吏趕緊把這幾天的軍報簡要送了過來,于謙翻著一看:“從十三天前開始,七千,兩萬,六千……”于謙在作著加法。
算到最後,于謙把那份電報往桌上一扔:“去。正式釋出文書,只說為保大明遠洋航線,為保南洋之和平,趕走野心勃勃的奧斯曼人。我大明將士英勇作戰,南洋麻六甲兩千三百里海峽,六千里海岸線的戰鬥已經攻克大半,五萬將士為大明之安危血染麻六甲,京城、南京兩地,著素裝以示哀!”
“是!”那文吏自然知道應該如何潤色這份文章了。
“對了。傳令下去,嚴禁商農匠捐款、捐物。著令各匠、商、農用心生產,只有他們努力種田、製衣,前線將士才有衣穿,有糧吃。去吧。”
于謙吩咐完,將那些數字又核算了一次。嘴裡罵著:“鄧海龍呀鄧海龍,這真是近朱著赤,近墨著黑呀。你和白名鶴不學好。只學這些無聊的東西。戰損累計二十四萬人了,把你所有的水手。全部加上,你才帶去了十一萬人,就是加上用來吃的豬羊,你也湊不出來二十四萬戰損。”
罵完鄧海龍,于謙又問了一句:“其餘的各方戰損?”
立即就有一個文吏過來:“大人,倭人戰死九萬了。又從倭島徵調了十二萬人。加上原先的,倭人前前後後投入戰鬥超過三十萬人了。”
另一個文吏過來彙報:”暹羅那裡實際戰損六萬人,但戰果卻一般。聽說又要增兵,但沒有接到詳細的文書。”
“大人,高麗士兵戰損約四萬人。不過卻拿下了一座雄城,但不是海峽要地,屬於次要資源港。”
“大人,小呂宋戰損七千人,已經佔領了波羅洲東北角以前大半個北部。”
“下去吧!”于謙明白了,這是鄧海龍把倭人送上去當炮灰了,然後又怕倭人反彈,所以不斷的聲稱大明打了多少惡戰,然後戰損多少。真狠呀!
于謙想通了這些,一邊在思考如何給倭人一些好處,要知道戰鬥這才剛剛開始,那一片地方還有三分之二呢,而且越是往南惡戰就越難打,鄧海龍把倭人往死裡用,只有給予更多的好處,倭人才會拼命往前衝的呀。
正思考著,有一個文吏發瘋一樣從外衝進來。
“大,大人,急報。遠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