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下泉村,第一件事情就是前來拜見白名鶴。
一直到雙方分賓主坐下,白名鶴才說道:“下官忙於寫一份奏本,沒有去迎接縣尊大人。失禮之處還望見諒。”
淶水縣令只當這是一句客氣話,在他看來,白名鶴是一個平步青雲的人物。
別說自己現在是縣令,就是身為涿州知府,也要給白名鶴三分面子的。
客氣幾句之後,淶水縣令直奔主題:“白大人,下官有幾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縣尊大人有何話,儘管問來。”白名鶴倒是很客氣,他聽到淶水縣令那幾句話,也只當對方是客氣了,或者說是非常給自己面子。
“白大人,這個水庫白大人可否交一個實底,能解決這八里三十二村春耕幾成用水?這水庫還有什麼不足之處,未來幾年可還有什麼需要加修,或者要注意之處。是否在以後可以真的完全解決這八里三十二村的用水問題?”
這淶水縣令問的仔細。
白名鶴想了想之後回答:“今年,我觀察了水位,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應該可以勉強解決所有的用水,至少可以達到七成,甚至是八成。可以說主要的田地都可以有水用。”
“白大人勞苦功高!”
“這是八里三十二村,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結果,自然也少不了縣尊幫助了那幾十斤鐵釘。”白名鶴清楚的知道,作官就是花花轎子眾人抬,獨佔功勞絕對是下下之策。
淶水縣令客氣了幾句。
白名鶴又繼續說道:“這本就是一個天然的山谷,山谷另一頭是炸山落山增加了斷水的高度,落石有三丈多厚。除非遇到地震,暴水等,應該不會被破壞。工部也派人在測算,是否需要日後再加固。”
聽到這水庫很實用,淶水縣令放下心來。
臨離開的時候,或許是為了報答白名鶴吧。他很小聲對白名鶴說道:“白大人,關於那件案子,下官這裡只是走了一個過場。那些人,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根本就沒有進縣衙,只是知道是上面把人提走了,現在人落在那裡下官都不知道。”
“那可否多問一句,可能會是誰?”
“往小的說,應該是順天府。但下官猜測很可能是三法司的人的,具體是那一邊。下官就不敢猜測了。”
能告訴自己這麼多資訊,白名鶴已經非常感激了。
其實,淶水縣令是很感謝白名鶴,這水庫的事情讓他今年的評測已經從中,升到優了。
淶水縣令離開了。
白名鶴卻感覺到了頭痛,心裡暗罵楊不悟真是一個傻貨,搞這種小動作,害人害已。給自己帶來了不知道多少麻煩,白名鶴越想越認為複雜,更是猜不到一但有人出手,會是那一方在出手了。
不過,想也沒有用,只有先看有誰會動了。
次日,淶水縣令請白名鶴坐了首席,白名鶴倒是在推讓,可跟他一起來的兩位卻也認為白名鶴坐在首席就是沒有錯的。淶水縣令主持祭祀,他是沒有機會坐下的。
不能不說,這是一個非常盛大的場面。
有三點讓白名鶴意外,這與他從電視劇中對大明朝的瞭解完全不同。
第一個就是宿老的地位,幾個村中七十歲以上的老者與淶水縣令的站位幾乎是平排的,這就代表著,這些老人,特別是旺族的老者絕對是有足夠的社會地位的。
第二個就是女人的地位。
按常理想,這樣的祭祀活動應該不會有女人出場,可事實上有,而且數量不少。並且也比白名鶴想像之中的地位高。
最後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古代人並不是電視劇中那樣,把一切的功勞都歸到神明身上。
自己是此事的大功,清泉山立碑第一句話就是寫自己的功能。而後,為此事捐過錢的,出過力的,作過讓八里三十二村認可功勞的,也會在石碑上留名。這石碑上,唯獨沒有當官的什麼事,說的直接一些,與淶水縣令沒有半點關係。
八個一個多高的石閥,白名鶴與孫老叔公負責最中間的兩個。
當白名鶴的手扶在那個絞盤上的時候,全場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一位老者過來,將一條紅布系在那絞盤與白名鶴的手上:“白公子,請!”
呼啦一下,周圍幾乎所有人都跪了下去。這對於八里三十二村來說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只要有水,他們才能活。或者說可以活的更好。
在面前身旁站著的,只有十一個人。
孫老叔公是一人,那位系紅布的宿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