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3 / 4)

小說:我當方士那些年 作者:嘟嘟

有兩層意思,要麼是說明十四陵的線索就在這城隍廟,要麼就是明十四陵就在這裡。

不過若要是第一種的話,從之前朱元璋留下的線索看,他是極其慎重的人,絕對不會把線索留在容易銷燬的地方,所以即便這裡有明十四陵的線索也不會在這城隍廟之中。

至於第二種,若朱元璋就把明十四陵埋在城隍廟下面,那這工程不會太小,這裡在鳳陽城內,如此大興土木一定會走漏風聲,朱元璋能坑殺修建的徭役,總不能坑殺滿城百姓吧,何況他自己都清楚這是他稱帝的根本。

我回頭髮現聞卓帶著一女子過來,他這桃花的確開的燦爛,所到之地就沒有不妖豔過,女子是嚮導三言兩語就被聞卓帶了過來,我問她關於這城隍廟的一些事,得到的回答和我們猜想的一樣。

這裡是洪武二十七連重新修建的,歷代都有修葺和改建,但建築風格和建築群體都保持原貌。

“一直都有修葺?”蕭連山問。

“在明代這裡儲存完好,不過後世戰火天災再加上**不斷,所以城隍廟已經損壞過很多次,如今我們看到的城隍廟是近代才重新修建的,就連原址的地基都重新挖掘過。”女嚮導耐心的給我們解釋。

“地基都挖過?”我追問一句。

女嚮導點點頭,在重修之前城隍廟毀於年久失修,因為後世修葺都採用原來的地基,有幾百年歷史,數次修葺地基已經不堪重負,所以最後一次修建的時候地基也是重修挖掘的。

我環顧四周很驚訝的加重語氣問,當時挖掘地基都挖了多大的範圍,女嚮導的回答讓我多少有些失望,以城隍廟為基點,方圓三百米都挖掘過,地基重修挖掘深度達到五米,各別地方為防止滲水挖到十多米。

“有沒有……”聞卓臉上掛著讓女嚮導很難抗拒的微笑。“有沒有挖出過什麼東西?指不定這下面有寶貝呢?”

“你想象力太豐富了,不過據傳城隍廟下面有寶,一直都是傳聞,在重修的時候挖掘地基,但並沒有發現過什麼。”女嚮導的回答很肯定。

聞卓看看我,他應該和我想的一樣,我們猜想朱元璋把明十四陵墓埋藏在城隍廟看來是錯的,若真有挖掘地基的時候一定會發現最後的夯土層,若是挖掘到十多米,挖掘起來的土質裡面一定會有防水的土層,稍微有點考古常識的人也能知道下面有東西,既然沒發現,那隻能說明明十四陵沒有在下面。

那就只剩下最後一個可能性,朱元璋把明十四陵的線索留在了城隍廟之中,而且還是一處不管怎麼樣也不會消亡的地方。

但這個想法在幾分鐘後就被女嚮導的話所破滅,她告訴我們目前我們看見的城隍廟雖然是按照原貌修建,不過明代之後城隍廟就毀於戰火,流傳下來的建築大多在歷代或多或少都有些改觀,到現在我們看見的只是在形態上和原貌相似,但具體相差多少,恐怕沒有誰能知道。

我忽然發現最後一座明十四陵變成一件很麻煩的事,若是按照女嚮導的意思,即便我們知道線索在明十四陵也無濟於事,說不定留下來的線索早已經銷燬,這世上唯一還知道確切地點的恐怕只有一個秦一手,他是不會告訴我的,何況我現在也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

這是無從下手的事,我茫然的看著面前這氣勢磅礴的廟宇,有一種無奈的感覺。

“你們是專程來遊覽鳳陽古城的?”女嚮導分明是在問聞卓一個人。

“聽說這城隍廟和朱元璋頗有淵源,所以特意來看看。”聞卓如今已經心不在焉。

“在鳳陽有兩處寺廟都很有名,一處是明太祖朱元璋出家的皇覺寺,在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始建於洪武十六年,是明朝皇家寺廟建築。”女嚮導還沒看成聞卓的失望好心的說。“又名大龍興寺,規模宏大,向有僧童騎馬關山門之說,寺由中都名匠營建,雕刻精細,規制宏傳,等級甚高,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築之一。”

我心中想著下一步該怎麼辦,女嚮導說的話壓根也沒聽進去,聞卓敷衍的笑著,也有些心煩意亂。

“裡面最有名的莫過於龍興晚鐘,鐘的頂部鑄有一對似龍非龍的奇獸,稱蒲牢,每當紅日西墜或旭日東昇,鳳嶺鳴鐘,其聲響徹雲霄,特別是在夜晚,鐘聲格外幽清,遠傳數十里,俗有改朝換代江河變,唯獨鍾聲繞鳳陽之說,因此古人把龍興晚鐘,稱為鳳陽八景之三……”

女嚮導鉅細無遺很熱情的給我們介紹景點,聞卓憋了半天還是打斷了她的話。

“其他地方我們沒多少興趣,就想看看這城隍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