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道命令。
“哥,你聽!”
蕭連山抬手指著前方警戒的對我說,整齊如一的聲音在我們四方同時響起,像是什麼東西被拉動,我茫然的環顧四周,深吸一口氣聲音多少有些發涼。
這是強弩拉弦的聲音,四面八方都是。
第一波箭雨已經讓我用畢生道法結下的法罩支離破碎,我心裡很清楚莫要說第二波攻襲來的箭雨,怕是再多一箭都承受不起。
一抹火光從遠處的黑暗中綻放,在這幽暗的空間中格外的醒目,我們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火光從一點開始慢慢向四周蔓延,像一條被喚醒的火龍,不對,是八條。
以那最初的火光為中心,有八條火龍在我們眼前開始快速的燃燒,隨著火光的延伸,我們慢慢開始張開嘴,隨著火光的明亮黑暗逐漸在我們眼前消失,直至那八條火龍都匯聚到我們所站立的平臺四周,第一次看清這裡所有的一切。
這裡遠比大爺海的明十四陵大的多,第一處大爺海的明十四陵不過是挖空了一座山,而這裡是挖通了仙水巖所在的山脈。
放眼望去火光完全淹沒在刺眼的金黃之中。
我張著嘴慢慢轉動著身體,到現在終於明白黃巢那一首千古名句中的最後一句。
滿城盡帶黃金甲。
平臺四周被數之不清的金甲兵勇所包圍,一個挨著一個密密麻麻,火光對映在他們身上的金甲上,反射的金光讓這裡更加明亮。
前一排是弓弩然後是重甲戈兵再往後是鐵騎,再往後……
我已經看不見了,實在是太多,這裡的兵勇按照行軍的陣法所佈置,有條不紊蓄勢待發。
越千玲瞠目結舌的看著,甚至都忘記了危險,一個人走到平臺邊,認真看了半天后,驚訝的只說了三個字。
兵馬俑?!
顧安琪和葉輕語都去看過舉世聞名的兵馬俑,聽越千玲這麼一說,都好奇的走上前,顧安琪看了一會搖著頭,說她見到的兵馬俑和這裡不太一樣啊。
葉輕語也有同樣的感覺,至少服飾就不同,這裡的兵勇是大明兵甲裝備,並不是秦代的,越千玲很驚訝的回答,不是服飾的問題,而是佈局,她參與過兵馬俑的考古,目前挖掘發現的僅僅是一部分,曾經透過已出土的兵馬俑復原全部,出來的設想圖就和我們如今看見的**不離十。
越千玲很肯定的告訴我們,已經出土的兵馬俑只不是冰山一角,而真正的全貌就是如今我們所看見的,聽到這裡我眉頭皺的更緊,朱元璋並不知道兵馬俑的佈局,想必這一切都是秦一手安排的。
可他為什麼要按照兵馬俑的佈局佈置這裡。
更讓我想不通的是,平臺下面的並非是真正的人,而是石俑,只不過如今像是有了生命般,靈活自如的操縱著兵器。
徐福告訴過我守護在秦始皇陵周圍的百萬兵馬俑都是亡魂附身,而這些亡魂非比尋常,並非一般陰兵,而是擁有陰陽兩界之力的亡魂,如同那陰箭一樣一旦喚醒有毀天滅地的能力。
可我透過火光看平臺下的這些穿大明鎧甲的石俑雖然的確是如同越千玲所說的那樣,按照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佈局擺設,但是這些石俑並不是被亡魂附身的個體,他們向是在被什麼操作,動作雖然整齊如一,但明顯看的出很呆滯和機械。
可即便如此這滿城盡帶黃金甲,單單是他們前方箭弩陣的威力就不容小覷,之前我用畢生道法結出的法罩僅僅只抵擋了一方的箭雨,如今我們四周箭陣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萬箭齊發。
若是這一波箭雨下來……
我都沒去想後果,因為我們再也不可能有後來。
這法罩是抵禦不了第二波的攻擊,即便我再重新結下法罩結果也一樣,想到這裡我手下浸出冷汗,聞卓走到我身邊若有所思的說。
“用這麼多石俑守護這裡未免有些誇張,這些石俑的存在一定還有其他目的,佈置這裡的人或許還會再次來,難道他就不怕反受其害?”
我一愣想到了秦一手,聞卓所說的也不無道理,若是僅僅為了阻止有人到這裡,區區一方箭陣足矣,就連我們都躲不過去,試想還有多少人能全身而退。
秦一手放置這麼多石俑應該另有打算才對,可如果到這裡的人是他,這些石俑不可能辨認出誰是誰,只會把所有入侵這裡的任何人屠戮殆盡,那秦一手會用什麼辦法來控制這些石俑。
想到這裡我的目光落在平臺的香案上,上面擺放的文房四寶,和這劍拔弩張的石洞格格不入,我心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