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2 / 4)

小說:我當方士那些年 作者:嘟嘟

果不方便您老可以不用回答。”越千玲忽然很客氣的問。

“君子坦蕩蕩,無事不可對人言,你有什麼就問吧。”

“請問這九龍公道杯在燒製的時候有沒有很特殊的第一無二的要求,比如說在工藝上是別人不知道的?”越千玲認真的問,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想問的,既然線索不在杯子上,或許在製作的工藝上。

“沒有!”朱爺想都沒想斬釘切鐵的回答。“燒瓷器這活其實大同小異,就連配方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比例問題,再者就是紋路的繪畫能力,至於工藝……只要是會做公道杯的就沒有不清楚的,更不有秘密。”

我和越千玲聽到這來多少都有些失望,就更不明白朱元章在絹布上留下一副九龍公道杯的含義是什麼,叨擾了一上午我們起身告辭,朱爺現在對我們態度好了很多,特意送我們出去,走到天井的時候,朱爺忽然停下來。

“你們剛才問燒製九龍公道杯有沒有第一無二的地方,如果真算是的話,我倒是想起一件。”

“您老想起什麼了?”我和越千玲異口同聲的問。

朱爺指著我們身後,我和越千玲轉過身,抬頭才看見這天井的門柱上貼著一副對聯。

一笑賜封湖山侯。

醉臥六朝莫言愁。

橫批,天下公道。

“這是明太祖因為先祖燒製出一百套公道杯賞賜的對聯,也是公道杯名字的由來,並當著文武百官賜先祖朱姓,並封賞湖山候。”朱爺指著對聯臉上又揚起了驕傲。“一個御瓷官能得到這麼大的殊榮,這應該算是第一無二吧。”

離開的時候我默默把這幅對聯記在心裡,朱元璋就因為一百套公道杯,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給一個御瓷官賜朱姓,賞對聯並封候,這似乎不太像朱元璋這個帝王的性格,要知道這滿朝文武大多是為他出生入死打江山的,朱元璋極其會玩弄權勢,他怎麼可能不清楚,他這樣做會讓很多人失望和不平,可他依舊如此高調的做了,那隻能說明有極其重要的原因讓他必須這樣。

等到我上車的時候,我和越千玲幾乎同時轉頭小聲對著對方說。

“是對聯!”

“你也想到了。”我笑了笑說。

“朱元璋要所有文武百官記住的不是九龍公道杯,也不是什麼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更不會是朱爺的先祖,而是那副對聯。”越千玲欣喜的點著頭壓低聲音對我說。“賞賜朱爺先祖只不過是一個藉口,朱元璋是想把這幅對聯流傳下去,明十四陵的線索就在這幅對聯裡!”

我想的和越千玲一樣,這也是朱元璋只在絹布上留下九龍公道杯的目的,他要把這句話烙印在文武百官的心裡,這樣以來,就不用擔心明十四陵的線索會斷掉。

第二十四章 五黃三煞

齊鴻濤送我們回去的時候,朱爺說什麼要送我們一套九龍公道杯,謙受益,滿招損不但是公道杯的含義,也是他朱家歷代相傳的祖訓,朱爺清高想必和公道杯這段淵源有莫大的關係,不過挺實誠的一個人,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丁點也不會裝出來。

送我們出去的時候,朱爺說了一句後生可畏,他喜靜卻歡迎我們常去,在車上我回頭看著漸漸消失在視線中那古樸寧靜的古鎮,如果等一切塵埃落定我還真想帶著越千玲再來一次。

齊鴻濤在車上告訴我,他下個月初七在申城的望江樓安排了酒宴,算是為我接風,算算日子也就是十天以後的事,齊鴻濤雖然話少不過心還挺細,帶我們去見朱爺回來似乎知道我們還有事情沒處理完,特意把酒宴推後了十多天,我感激的點頭答應,這個面子說什麼都要給,只是還沒想好送什麼給他當回禮。

我和越千玲一回去,就看見已經提前回來的顧安琪和蕭連山,顧安琪坐在沙發上愁眉苦臉,蕭連山正在房間裡來回走動,看我推門進來連忙走過來。

“去泡壺茶過來,這可是真正的九龍公道杯,都來試試。”我把公道杯放在桌上心情很好的樣子。

“你還有閒工夫喝茶,我和安琪都著急一上午了,我們剛回來,那塊地沒買下來。”蕭連山心急如焚的說。

“如果是公平競投我還有把握,不過到最後就剩下我們和盛唐集團兩家競投。”顧安琪抿著嘴失望的說。“價格一直被抬的很高,可最後突然宣佈我們兩家各投一份標書,價高者得,我報出來的價格已經夠高了,但是最後開標的時候,盛唐集團既然比我報出的價格還要高。”

“意料之中的事。”我對顧安琪笑了笑不慌不忙的說。“我看過最後的成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