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當親人看待,經常來童家串門。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童家積極支援抗日戰爭,秘密為革命捐獻了大量的財物。解放後,童家的家業已經沒落,除了那座莊園外,已經沒有什麼財產了。曾經作為一方豪富的童家,由於曾對革命有功,因此,避免了許多政治風波的衝擊。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革命的浪潮迅速地席捲了全國,全國各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消滅五類分子(地、富、反、壞、右)〃的運動。童玉村一家在1968年那年也被扣上了〃地主、富農〃等帽子,由於童玉村的大兒子童雪寧在國外,於是又加了一條〃海外關係〃。當時千嶺鎮革委會的主任是林秉山,副主任是林學斌和鄭彪,而林興旺也是革委會的一名重要幹部。他們的兒子林正德、林永福、鄭文軒和林超勇都是當地的紅衛兵。
有一天,身為紅衛兵頭目的林正德無意中打聽到童玉村一家至今仍然秘密珍藏著一件價值連城的傳家之寶。
得知這個訊息後,他不禁起了貪慾,於是便找來林永福、鄭文軒和林超勇幾個人一起商量,準備把童家的傳家之寶挖出來。經過一翻秘密協商後,他們終於醞釀出一條非常陰毒的計謀,在計謀實施前,他們一致發下了嚴守秘密的毒誓。
1970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寒風從山外呼呼地刮過小鎮上空,發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