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2 / 4)

小說:月老志 作者:溜溜

儒家向來盛稱詩樂教化,又說‘溫柔敦厚,詩教也’。於詩、樂兩道的教化之力,那是早有洞見的。只是這中間本就有容易引人入歧途的,譬如詩詞中狂呼叫囂一流、樂中有萎靡淫佚一路。可惜孔子刪詩正樂、《樂經》終究沒有傳承下來,後人不知道這中間的厲害,不知不覺便受了毒害。

這‘神光度世樂舞’是神光教主授意身邊佞幸所制,詞意自是極盡諂諛肉麻之能事,樂曲則無非是狂躁喧呼一路。

第252章 彈劍

詩和樂作為一種傳情達意的方式,向來被有識者看重。不但儒家昌言詩、樂教化,道家有道情、佛門有梵唱,三界魔怪以聲樂惑人的往往而有。

之所以有正邪之分,大約正道總以衝融和平為主,譬如儒家講溫柔敦厚、佛家講清寂慈和。詞分豪放、婉約固然是各人情性之所鍾,然而末流至於狂呼叫囂已經和詩詞背道而馳,不能稱之為詞了。

所以然者,詩詞是文化的一個品類,文化衝融和平的部分稱為文明,破壞滅裂的名之為野蠻,狂呼叫囂接近於野蠻一流,是不能躋身於文明之域的。

而文化中之所以有野蠻的一面,也是部分人放任其情性之偏至,從而做出一些陰狠毒辣禍害人類前途命運的行為,而這等人之所以祟尚野蠻,則是因為沒有人道眼光,離禽*獸不太懸遠的緣故。

要說這‘神光度世樂舞’配樂也只一味喧騰吵擾,不讓人心頭平靜,有暇思考罷了。至於其詞意實在是厚顏無恥,臭不可聞。

中夏記載樂譜的工尺譜不知是否太過繁難,一經改朝換代古曲古譜總是喪失幾盡,久而久之,詩和樂就不能相融無間,譬如唐人寫古風詩、宋人填詞,內容和名目就幾乎沒什麼聯絡了。

這樣一來,很多佳妙的歌詩便不能傳唱,而能唱的時曲詞意往往謬不可聽,常人只圖其聲樂之悅耳,正所謂熟視無睹、熟讀成吟,不知不覺便沾染了歌詩中惡劣的觀念。所以像唐詩、宋詞即便已不能披之管絃,單憑其詞意已足以讓人回味,可知中有佳妙,至於某些歌詩樂曲仍復悅耳,而讓人掩耳厭聞的,必是詞意蕪穢,不堪聞聽。

‘神光度世樂舞’經一干教眾同聲鼓唱起來,著實如萬馬奔騰,狂濤澎湃。據說佛門有一種‘獅子吼’,以內息發出,能夠起到振聾發聵的效果。這些教眾都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百十人一起高聲鼓唱,自有種搖盪人心的力量。

可惜若一細聽其唱詞之荒唐誣謬,便覺得可氣又可憐了。

大約一種教派要搖惑人心,總免不了神化其事,這在明哲的教派也是不可避免的。昔時佛教東傳,便有什麼吞刀吐火之術,耶教教士也時常拿些奇伎淫巧的物事取悅人心。即便不語怪、力、亂、神的孔子,後學也喜歡稱道什麼前知、預言的故事,諸教(家)的精義固然不在於此,而為一般人說法有時卻不得不出此下策。

其實以此為階只能使愚者更迷,絕非通達諸家的真途,大約授受雙方俱不甚高明,只能因循苟且於此境地而已。

在神光教當然把這神光度世的樂舞標榜的神乎其神,世間種種譎怪的風俗,土著往往習以為常,若以外人看來,則不免驚疑駭怪。昔日菩提達摩東來,只為尋一個不受人惑的人,迷悟之間又談何容易呢。

明欽乍見這些人引吭高歌、響遏行雲,也覺得氣勢礴磅、聲振河嶽,連忙調整道息抵禦,遂後發覺只是故作粗豪、強說愁怨罷了,除了氣息嘹亮一些,並沒有什麼威能,陡悟這是義和團唸咒燒符之流,自以為刀槍不入。再聽其唱詞荒唐誣謬又覺得是年輕識淺,誤入歧途而已。自□雖然可以高潮,但除了身體日漸羸弱之外,是不會造成絲毫影響的。

明欽初時懾於‘神光度世樂舞’的名頭,頗有些臨深履薄的感覺,及至一群焚煮堂弟子排開陣列,高歌起舞,又不覺得有甚深厲害,念頭一轉,反手幻出‘雷武甕金椎’,便欲凌空飛嘯擊破此陣。

事實上‘神光度世樂舞’固然有非凡的魔力,神光教中非常重視此道,不拘典慶常時日日演練,也不疲倦。只是明欽在暖谷中相伴雲輕素修煉‘獨醒功’多時,神念堅牢大有增益,單憑些許涉世不深的小嘍羅難以使他入幻罷了。

驀然一聲輕悅劍鳴破空而來,這一聲清峭拔俗,好似一尾錦鯉在滔天巨浪中穿梭,真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

“欽之,醒醒——”

雲輕素手捏劍訣、步虛而至,纖柔的素指在劍柄上輕輕叩擊,發出一聲聲悠遠綿長的劍吟,她指尖貫注了‘獨醒功’的靈力,這看似輕描淡寫的舉動卻似一蓬冷水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