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來,再從情裡看出道……
這便是思想的偉大之處,思想無影無形,卻可以任何形式存在和傳遞。
秋景、晴空、白鶴、碧霄這些都是景,悲、寂寥到勝春朝的喜色,這些是情。寓情於景,這是詩歌的通用手法,而徹底隱藏在情背後的卻是一種“樂觀豁達之道”。所以,詩詞文章無外乎這三層含義,但是真正能夠一眼直視便看到其中的道,卻是極為難得的,一旦領悟了詩詞中所表達的道,自然能夠精深思想,有所感悟。
“蘇林!你這首明明之前是達府之詩,為何如今竟然一躍而成鳴州大作了啊?”
連帶眾人過來的洪離玉都驚訝地叫道,顯然她也是沒有想到,才區區六日,蘇林的《秋詞》就已經晉升到鳴州大作了。
“什麼?這首詩是那蘇林寫的?”
“我還以為是我們國家的哪位大儒寫的呢?”
“難不成,這……這竟然是蘇林在縣試上的詩詞?”
“天吶!縣試的詩詞卷能寫出鳴州大作來,這……九國數千年來也沒有一人啊?”
……
被洪離玉一提醒,眾人才連忙朝著那《秋詞》的作者落款看去,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