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所在的方位,目光凝視,本來無為的心也砰砰砰直跳。
於此同時,在九國中央的聖殿。三十多名半聖,在輪值首聖劉彥方的帶領下,都盯著眼前的聖器九鼎。這每一尊聖器九鼎,都比府衙門前的大十倍,鎮壓在聖殿的東、西、南、北、上、下、左、右、中這九個全覆蓋方位。
九鼎的原型本是大禹鎮壓天下的九鼎,聚集了整個天仁大陸的國運。每一尊巨鼎就是一方國運,如今的天仁大陸九國,每個國家都有一尊當年大禹鎮壓天下的巨鼎,享受一方國運。
聖殿沒有大禹九鼎,卻聚集了聖力思想。鑄造了聖器九鼎。大禹九鼎是神器。而聖殿仿造許多上古神器鑄造的便稱為聖器。當然,聖殿當中也收集了許多上古神器,比如之前被張羽偷取的女媧乾坤鼎。
府試聖殿監察帶出去的聖器九鼎,嚴格來說。都是聖殿當中聖器九鼎的分身。所有的府試題目。都是由聖器九鼎分發頒佈的。連線溝通九國數百個府,並且有出現爭議的時候,都會由聖器九鼎直接提交給聖殿的半聖們裁決。
如今聖器九鼎引起共鳴。是蘇林的墨義思想導致的。聖殿當中,連這些半聖們都屏住了呼吸,透過聖器九鼎幻化出來的光幕,現場直播似的看到了蘇林一筆一劃寫出的墨義全文。
“此子……當真是亞聖孟子所言的那個人!妖蠻之辯的墨義,竟然真的可以一言九鼎!”其中一名半聖秋再興皺著眉頭,看著那聖器九鼎微微顫抖著,驚道。
“聖言開智,一月三首詩詞鎮國。算上今日這一首,已經是第四首了吧?此等天才,難怪劉首聖會決定將妖蠻之辯用這種方式讓他去作答……”
另一名半聖文川久也唏噓了一聲。
“諸位且看,這蘇林的墨義,還有最後九個字沒有寫完!不知道,他用何字來總結思想精華!”
觀看了蘇林墨義的這前半段文章內容,輪值首聖劉彥方也忍不住連連點頭,眼見蘇林只剩下最後九個字了,便更加聚精會神地看去。
蘇林可真不知道自己答個墨義,竟然整個聖殿三十多名半聖都在看現場直播。要是他知道這個真相的話,恐怕饒是他是穿越來的也要被驚得握不住筆了。
此時的蘇林,手中的文寶毛筆微微懸空,思想和聖力傾注進入,憋著最後的一口氣,穩了穩雙手,微微往上提半分,就再度橫掃下去,大筆揮毫,一連寫出了九個“化”字,而且每寫出一個化字,蘇林還將自己對這個化的解釋思想凝聚在筆尖方寸。
“化,是教化。這是針對妖蠻的總體方針,如同聖人孔子一樣,從根本上用思想去教化妖蠻。
化,是開化。用我們人族的文明,去將妖蠻從原始的狀態帶出來,對他們進行開化。
化,是轉化。轉化我們人族上至半聖,下到百姓對妖蠻的看法。只有人族和妖蠻同時改變觀念,才能夠有新的開始。
化,是淡化。要淡化人族和妖蠻之間的世代仇恨,若是被我仇恨矇蔽了雙眼,再強大的仁義教化也是徒勞無功的。
化,是分化。妖蠻不是一塵不變的,各族都有其不同的特點。所以要有針對的將妖蠻分化,不同型別的妖蠻,採取不同的措施。
化,是感化。透過分化,將妖蠻分而化之,其中一部分妖蠻,要感化他們,讓他們不再和人族敵對,能夠真正做到互通有無,和平相處。
化,是同化。透過分化,將蠻族分而化之。其中一部分妖族,和人族差距不大,我們便要同化他們,就仿若孔子居九夷那般。
化,是弱化。透過分化,將蠻族分而化之,實力太過於強大的妖蠻,便要弱化他們的實力。實力往往是**和邪念支撐。
化,是淨化。透過分化,將蠻族分而化之,若是再有冥頑不靈的妖族,頑固不化,那就用絕對的聖道力量,將他們徹底地淨化。”
九個“化”字,每一個“化”字所蘊含的深意和政策都是不盡相同卻互相有聯絡的。
教化、開化、轉化、淡化、分化、感化、同化、弱化、淨化,九種“化”從各種角度,各個方面,將“化”的含義思想闡述得淋漓盡致。
蘇林每落筆寫出一個化字,面前的聖器九鼎就轟鳴一聲。被舉起一尊。幾乎是於此同時,府衙外的九鼎也被牽動舉了起來,以至於,聖殿的聖器九鼎,也同步被舉了起來。
一個化,同時舉起了三尊鼎。
九個化,豈止是一言九鼎,這是二十七鼎!
一言九鼎已經是了不得的天才了,雄辯的才思足以笑傲一國,但是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