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尋找巴金的黛莉 作者:津夏

森。王樹森雙手接過,又默默地交給我看——這是一種非常簡易的《家譜》。封皮上列印了一個標題《山西寧武趙氏家族成員譜》,下面印有時間,為“公元二〇〇〇年五月二十日”。撰者在《後記》中寫道:“二十世紀中葉,自日寇侵華,中國社會即入多事之秋。國人生存尚自難保,修譜之事亦中斷數十春秋。現今重事整理,拾遺補缺,時猶未晚。”相問後得知,這一冊簡易家譜的撰者,是趙家流落廣西柳州的第九代人趙柱先生,依據當年匆匆帶走的老譜整續而來。這位趙柱老人生於1930年,為黃埔軍校第22期畢業生,是趙瑾老人的堂弟,後在柳州一家工廠做廠長。趙柱之父為日本明治大學畢業的趙廷疇。1998年前後,趙柱先生把這份新修家譜轉交給留居北京的第八代前輩趙廷助,再做補充核對。趙廷助老人即命其侄孫第十代人趙靄齡當此重任。趙靄齡生於1939年,曾任吉林遼源礦務局高階工程師,後居北京。趙靄齡在趙柱修譜基礎上,廣為調查落實,儘可能地補充了趙家後兩代人簡況,終成此譜,計28頁。如果趙梅生果真是趙黛莉的話,她應該忝列於趙家第九代人當中,和趙瑾老人一樣。

我手持此譜,湊近了小屋半空裡那隻昏黃燈泡,檢看其中第九代人。在第15頁中,我看到兩行字:

趙梅生,生於1920年,居西安。先後供職於西安交大、建設銀行等。任會計。退休。

嗣一女:趙健,居西安,任職建設銀行會計、處長。適河南籍周明東。

很短,沒了。

然而這卻是許久以來我所得到的最為直接、最為可靠的一條資訊。此後開展工作,憑的就是這幾句話。

感謝趙瑾老人,祝他健康長壽。

出於對樹森先生的信賴,趙老特許我們上街影印此件。

張發兄、樹森和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一趟寧武冰雪路,沒有白來,最是關鍵。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六 在西安會晤趙健女士

從寧武回到太原,又到北京,已是2009年3月上旬了。我反覆研究《趙氏家族成員譜》,特別關注趙梅生名下的那兩行文字,彷彿看到一個大家族的成員們,揮淚奔逃的倉皇情景……問題是:此譜修成於2000年之前,上說趙梅生已在西安退休,而光陰如梭,又有十載春秋逝去,這位梅生老人,她依然健在嗎?此外,在“趙梅生”名下,為何僅有一女趙健及其女婿,卻在其丈夫一欄中不著一字?與譜中其他人相對照,如此空缺,尤為明顯。

慶幸的是,已知其女趙健“居西安,任職建設銀行”,有了這一條,便足以推進調查程序。

古城西安,有一些朋友在。還是老辦法,首先應該透過友人先期查詢趙健女士,取得初步聯絡後,再赴西安細訪不遲。只是西安朋友多多,要選出一位可拜託的合適人選,又頗費思量。弄不好,哪個冒失鬼將把趙家母女嚇一大跳,陝西話會說:這是查啥呢?咱老趙家複雜得很!

著名文學評論家李炳銀先生,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這位老大哥傾力關注當代紀實創作,理論著述頗多。我們之間保持著多年交往。他正是陝西臨潼人,這一日,我將前面的故事向他細敘一遍,從發現巴金七封信,一直說到西安趙梅生、趙健母女倆。炳銀兄越聽越激動,憑著經驗,他一口斷定趙梅生就是黛莉無疑。我向他請教,西安哪位朋友適合於開展前期查詢工作?炳銀兄不假思索,舉薦一人:李彬!李彬熱心、細心,能行。

炳銀兄親自給李彬打了電話,我繼而向他說清了要找趙健女士的緣由。至於她是哪一處“建設銀行”的人,則需要辛苦查問。取得聯絡辦法後,暫時不必多說什麼,只待我擇時前去,從容採訪。

李彬在電話裡熱情地說:沒問題,你們放心吧。

4月春將盡,西安訊息來。李彬賢弟動用層層關係,終於在銀行系統找到了趙健其人,並且與這位退休女士通了話。李彬確認趙家正是山西寧武人,然後非常禮貌地相告,可能會有作家前來請教幾個問題,只是關於上一代知識女性讀書的事。好比說,你母親那一代人,是不是特別喜歡巴金作品呀?還可能與巴金透過信件吧?反正沒有什麼別的意思,萬勿推辭云云。

趙健女士欣然接受了李彬這番話,對作家前來訪問表示歡迎。

李彬擔心多說不準確,也就沒有深談。

李彬說,從通話中分析,趙健母親趙梅生,很可能還活在世上哩!

我很振奮,又很急切,手中長篇哪裡寫得下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