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了原本月球的標準質量,得到兩者質量差後,計入資料庫做為修減標準值。
第二步,把這顆矮行星鑽了個洞,一直鑽進核心,開闢足夠空間。
第三步,在星球內部設計遮蔽法陣。這一步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和物質,不過大部分都是星核原本就有了,少部分缺少的,直接安排那個苦逼的建造者,讓他的手下幫忙尋找,都是太空內可見物質,這個文明已經控制了所在的整個行星系,並進行過詳細的勘察,所以在我提出要求後,第一時間就能傳回相關資訊,我只需要投射過去採集,然後再投射回來再繼續工作就可以了。
遮蔽法陣完成後,剩下的多餘部分,自適應沉眠者給的處理方式是運出星球,但我嫌那麼做太麻煩,直接祭出陽明離火,全部燃燒同化,省時省力還那給自己增加了好多資訊量。
第四步,根據資料庫計算所得的剩餘質量差值,對行星外型進行修整,外型修整需要注意兩點,一個是要適合月球與地球的位置,另一個是要保證外層整體緊密閉合,不至於因為受到隕石或者小行星撞擊就產生碎塊危及地球安全。
研究中心給發來了一個模型,這是根據我的要求建立起來的,只需要依照這個模型操作,就能得到最終想要的結果,完全不用像自適應沉眠者說的那樣削一塊停一步再重新測算再削一塊再停一步再重新測量那麼麻煩。
我這次使用了天兵之精。
天兵之精原本已經在我初次變形之後就跟我融為一體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我雖然還能用資訊進行模擬,但受困於地球的資訊環境,無法直接施展出來,但在這個沒有封鎖資訊速率的位面就簡單了,直接以資訊干涉現實,就能施展出來。
以天兵之精的力量,配全顧依薇的劍法,再加上研究中心提供的資料建模指示,我圍著尋矮行星就是一通神砍,砍得隕石橫飛,碎塊漫天,原本在附近星域圍觀的那支艦隊嚇得全都躲得遠遠的,倒是後趕過來的那個苦逼資訊領建造者還留在附近旁觀。
嘁嚓咔嚓這麼一通砍,半個小時之後,整個矮行星已經按照我的意圖完美修整完畢。
整體外觀是標準圓形。
這與自適應沉眠者給的資料和要求其實不符。
按照原本資料,月球應該是接近完美圓,但南北極稍扁,赤道稍許隆起。
不過我不管他,直接修了個標準正圓球形。
我覺得自適應沉眠者不是不想做標準圓形,而是他不像咱有研究中心的資料支援,有心無力,真正純手工製作,不可能做出標準圓球形來,總歸是有些偏差的。
當然了,除了形狀之外,還有其他地方與原本要求不符
比如我在整個行星外層做了一次防護加持,進一步加強了行星的防禦力,這樣就不至於被隕石砸得全都是坑了。
再比如,我在行星的一側人為製造了兩個大圓坑和一個向圓坑方向彎曲的大峽谷,好吧,其實我就是畫了個經典的qq黃豆表情,呲著兩排大牙傻笑那種,而在另一側則寫了一行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句話是我託研究中心幫我查的,勸人不要絕望要積極奮進的句子。
不管是笑臉,還是背後的句子,都是送給我家師姐大人的。
既然這個月球是我造出來的,那當然是我說了算,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有本事咱就得任性一把。
雖然跟原本不太一樣,但研究中心計算過,這些無關緊要的修改,對月球的設計功能不會有任何影響。
外形修整完畢,我又轉了兩圈,給不平的有毛刺的地方拋拋光,最終確認完美無缺了,這才準備開啟位面通道,強制壓縮,帶我的作品返回人間。
走之前先跟那個苦逼的建造者打了個招唿,告訴他我走了,以後沒事兒大概也不會回來了,他就安心在這裡好好修行也好早日重返原維,我不會再來打擾他了。
那貨一聽我要走,趕緊湊過來給我磕頭,恭送我返程,同時又表示想要個我的聯絡方式,以便隨時可以再聽取我的教誨。
我發覺他這態度比剛才變化挺大。
剛才純粹就是畏懼,但多少還能感覺出來一些壓抑的不滿,但現在一絲絲的不滿消失得無影無蹤,敬畏之意大增,甚至有種巴結的趕腳。
看他態度挺誠懇,再說了,難得碰上一個被我坑一把還主動要加我聯絡方式的主兒,我也挺開心,就把資訊特徵和巴伐洛克資訊臺都留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