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3 / 4)

小說:迷蹤之國 作者:中國長城網

生有六個短肢,趾上都是吸盤,滿身是血,口吐黑霧,發出“咯咯噠噠”近似木質螺旋槳的聲音,生性極是活潑,溜滑無比,落地後行動極速,一晃就爬到枯葉縫隙間沒影了。

羅大舌頭以為剛才就把它捏死了,沒想到還活著,再想用腳去踩,那物卻早已經倏然遠遁,他暗覺納罕,問司馬灰道:“那是個什麼玩意兒?麻蛇子?”

司馬灰覺得不像麻蛇子,棲息在叢林裡的麻蛇子只有四肢,更不能凌空而動,而玉俑中的生物更接近“旋龍”,那是大荒裡的一種原始生物,能短距離飛行,習慣寄身於潮溼陰暗之地,最大者只不過身如銀針,據說滅絕已久,晉代之後便不再有相關記載。可剛才所見竟是手指粗細的“古種”,陰峪海地下與世界隔絕,特殊的環境亙古不變,還不知會隱匿著多少罕見罕聞的可怕物種。

高思揚見司馬灰手段精絕,心下暗覺驚歎,她和勝香鄰兩人上前動手,把“二學生”從古藤上放了下來,解開綁縛活動血脈。

司馬灰心知“二學生”能撿回性命實屬僥倖,雖然傷了元氣,但還不至於留下什麼隱患,也多虧那異物是雄,若是雌物散子於血中,就算華佗扁鵲再世,也找不到解救之術了。他看“二學生”手腳發軟,土銃也丟了,就撿起一段堅韌粗大的松枝,用獵刀削出矛尖,又纏上繩索,交給“二學生”用以探路防身,又命其跟緊了隊伍,下次可不見得還能這麼走運。

眾人從地圖上看不出距離“潘多拉的盒子”還有多遠,也不敢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多做停留,稍事整頓便按圖中標出的方位前行,可剛走出不遠,前路卻被幾株纏抱在一起的古樹遮擋,周圍怪異的樹根,像章魚的觸手穿過其它樹木底部,周圍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菌類植物,就像層層疊疊堆砌的傘蓋,從古樹軀幹上順著地面綿延鋪展,擠得密不透風。

陰峪海底下的樹木直徑最小也有二十餘米,人行其中,無異於以螻蟻之軀觀測微觀世界,如果從兩側迂迴過去,那就偏離了路線,不知道會轉去什麼地方,也很容易陷入枯枝敗葉下的淤泥。

司馬灰只好打個手勢,讓眾人先停下腳步,取出羅盤反覆對照地圖。

這時高思揚迅速把“1887型槓桿式連發槍”從肩上摘下,提醒司馬灰道:“這附近有人……有很多人……”

司馬灰沒聽到周圍有什麼動靜,心想你瞧見鬼了不成,這億萬年不見天日的地底下,哪來的很多人?

跟在高思揚身後的二學生問道:“又發現玉俑了嗎?還是離那些東西遠一點為好,凡事安全第一啊!”

高思揚沒有立刻回答,她一手端著槍支,一手提著“電石燈”照向身側的地面,示意眾人過來觀看。

司馬灰等人圍攏上前,向高思揚所照之處望去,果然看到一個十分清晰的腳印,是赤著腳踩到蒼苔上留下的足印。

陰峪海地下滲水嚴重,寄附在樹木上的植物非常密集,悶熱潮溼而無風,總是顯得霧氣蒸騰,而地面潮溼的樹葉層下,盡是又滑又軟的泥漿和腐爛的木頭,無論發生過什麼,叢林很快就會把留下的痕跡掩蓋掉,所以這腳印應該是剛留下不久。

眾人知道在地底發現一個腳印並不奇怪,畢竟這裡除了考古隊,很可能還有那個行屍般下落不明的“老蛇”存在,但腐苔上的足印不止一個,將電石燈舉高了照向周圍,就會發現附近還有更多,那都是一串串的印痕,要麼全是左足,要麼全是右足,一個足跡緊挨著一個足跡,好像步幅極小,而常人行走時留下的腳印,必然是左右交替才對。

羅大舌頭低頭了看自己的兩條腿,實在琢磨不出究竟要怎麼邁步,才能留下這樣的腳印。

高思揚更不敢放鬆警惕:“林場應該不可能這麼快就知道通訊組出事了,陰峪海地下怎麼會突然出現這麼多人?”

勝香鄰對眾人道:“你們看……”她說著用槍托戳下去,表面留下足印的蒼苔“喀喇”一聲,立刻向下陷進一個窟窿。原來苔層覆蓋的是段朽木,半點也受不住力,這說明如果有人抬腳踏上去,只會因自重踩穿朽木,卻絕不可能只留下一個足印。

司馬灰半蹲在地上仔細觀察,足印的腳趾、腳弓、前後腳掌清晰可見,但分佈得太詭異了,也許根本就不是“人類”的足跡。

眾人思之皆感不寒而慄,連口大氣也不敢出,只盼趁著還未發生變故,儘快離開此地為妙。

司馬灰拿過“塔寧夫探險隊”的地圖,繼續尋找附近的參照物,以期儘快找到路徑離開,不過地圖是根據楚幽王時期的古墓壁畫繪製,神農架是數億年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