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百不存一; 而且剩下的許多都已經改換門庭了; 在西域也只剩下光明頂這一小塊落腳之地; 明教在中原的地盤;都已被中原武林的各名門大派瓜分殆盡。
胸懷大志的嚴子喬自然不會甘心; 開始著手重整旗鼓; 以圖恢復失地。但因為明教已被朝廷明令禁止; 雖然經過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教眾也已擴充套件到數萬;嚴子喬的向中原武林發展的雄心還是在中原武林各大門派及朝廷的雙重打擊下遭到了嚴重的挫折。
也就是在這個時侯; 機會從天上掉下來了。
因為太子朱標早逝; 朱元璋〃駕崩〃之後; 繼位的是他的長孫朱允文; 稱建文帝。而建文帝登基不過一年; 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就上書以〃清君側〃、討伐齊秦黃子澄為名; 起兵靖難。
說是〃清君側〃; 其實誰都明白; 燕王是想奪位; 這真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要奪天下; 僅靠燕王手裡那些已被削減得差不多了的兵權和兵力當然是不夠的; 更何況燕王還必須考慮到自己奪位很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有失民心; 招兵買馬已是頭等大事; 另外; 燕王還必須顧及到退進大漠後一直沒有馴服的殘元勢力;怕他們趁中原戰亂而進犯。所以除了聯絡對建文帝不滿的諸王、招納手握兵權的邊將之外; 燕王身邊的第一謀士道衍和尚就想起了一直蟄伏在西域的明教這支強大的力量。
於是; 那時侯還沒有以〃雲水〃為號的雲水和尚奉命北上光明頂; 與嚴子喬接上了頭。
燕王開出的條件也正是嚴子喬夢寐以求的──只要嚴子喬能率領明教的力量助他靖難; 聽其調遣; 則靖難成功之後; 明教在中原的發展將不再被禁止; 只不過不能再稱〃明教〃。
一拍即合。
燕王朱棣經過四年苦戰; 奪取皇位之後; 果然信守了當年許下的諾言; 各地官府果然對改稱〃聖火教〃的明教在本地開香堂收教徒採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 至於聖火教與中原武林發生的衝突; 只要沒有人來告狀; 官府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數年之後; 聖火教在中原已經站穩了腳跟; 就在嚴子喬躊躇滿志、準備在中原武林大幹一場的時侯; 楊溥楊大人也不知是怎麼了; 偏偏想起了成立〃健兒營〃這麼個主意; 皇帝當即想起了在他的〃率土之濱〃的千千萬萬的臣民中; 還有嚴子喬這麼一個人。
於是嚴子喬只好放下教中的一切事務; 率領他教中的精銳; 隨軍北征。一年之中; 至少有八個月; 他都被皇帝留在身邊; 而聖火教在中原武林的發展計劃;也就因他無法分身而遲遲不能實現。
嚴子喬現在就在嘆氣:〃真是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啊。〃皇帝會在眾將不知道的時侯派出自己的偵騎; 嚴子喬也自有自己的一套與中原聯絡的方式; 剛才就從中原傳來了不好的訊息; 繼洛陽分會、濟南分會失守之後; 江南分會也在武林中另外的一個〃魔教〃白蓮教的圍攻下陷入了困境。
站在他面前的兩個年輕人; 是他最得力也最信賴、同時也是教中職位最高的兩個人; 臉上總是帶著迷人的微笑、輕袍緩帶、英俊瀟灑那位是光明左使金不換;身材魁梧、氣宇軒昂的那位是光明右使慕容沖天。
金不換道:〃教主倒也不必太在意; 事在人為。江南分會此時雖然很吃力; 想必也還能堅持; 只要咱們能騰出手來; 何愁沒有反攻倒算的日子。〃嚴子喬苦笑:〃江南分會頂不住白蓮教的進攻的; 這一點我自己心裡有數。反攻倒算? 你看咱們現在騰得出手嗎?〃
金不換道:〃教主何不跟皇帝請辭?〃
嚴子喬嘆道:〃就算要走; 也得打完了這一仗再說; 前前後後至少也要幾個月的時間; 那時侯; 就算我們要回去; 只怕也只能回光明頂老家了。〃慕容沖天沉聲道:〃教主; 屬下有句話; 不知當講不當講。〃嚴子喬苦笑道:〃慕容; 有話就說; 咱們之間親似兄弟; 何必如此。〃慕容沖天道:〃屬下近來一直在想; 皇帝什麼時侯才肯真正讓我聖火教自由發展; 皇帝是否真的願意讓教主重新回到江湖上去。教主率教中精銳為皇帝效命已經有好幾年了; 可皇帝北征的行動一直就沒有停止過。依屬下看; 中原的局勢現在這麼亂; 主要原因在於各分會缺乏能主事的人; 教主和屬下等都在軍中; 他們遇事無從請示; 只能倉皇應對; 難免手足失措。依屬下看; 至少在最近幾十年內;朝廷對殘元勢力還無法完全放心; 北征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