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能征慣戰,深得劉表信任,關鍵是,黃祖恰恰最看不起蔡瑁,認為蔡瑁是靠著裙帶關係才爬上來的,雖然職位比黃祖高,但黃祖卻從未把蔡瑁放在眼裡。除此之外,黃祖手下尚有好幾員猛將,軍隊的戰鬥力也是荊州最強的,而且黃祖的兒子黃射又是劉琦的生死之交,所以蔡瑁不敢輕舉妄動,一旦他公開支援劉琮當荊州之主,黃祖必然會與之對著幹!
荊州的局面看似是一碗平靜的水,可實際上卻是暗潮湧動,除了蔡瑁、黃祖這兩大勢力外,今年荊州又來了一支兵馬,那就是張繡。
張繡自關中率眾來到了荊州,劉表出於自身的考慮,便收留了張繡的兵馬,並且表奏張繡為南陽太守,駐紮在宛城,替他窺探中原局勢。
張繡擔任南陽太守以來,兢兢業業,一方面整頓吏治,一方面暗中招兵買馬,訓練軍隊,他的部隊本來就是來自涼州、關中一帶的驍勇之士,所以戰鬥力也極強。
今年春天,袁術派遣大軍欲圖謀南陽,派遣兩萬大軍前來攻取,結果被張繡打的連連敗退,更斬首了敵將十幾員。
以往劉表與袁術的交戰中,都是敗多勝少,如今張繡一戰成名,在荊州名聲頓時大躁了起來。
蔡氏曾經試圖派人去拉攏過張繡,誰知張繡一直在那裡和稀泥,既不答應依附蔡氏,也不拒絕。
今日是劉表的壽辰,荊州各級文武大多都來了,劉表在長子劉琦的陪同下,一一會見各級官員,單單這個微妙的舉動,許多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劉表釋放出來的一種訊號。
宴會正式開始後,劉備因為平定了張羨之亂,被任命為荊南都督一職,也成為了劉表的座上賓,與蒯良、蒯越、蔡瑁、張允、黃祖、張繡等人全部在大廳裡坐著,其餘人則都是在外面露天而坐。
此次壽辰,劉備沒有白來,在進入劉表的府邸時,伊籍就在身邊一直在不停地介紹著在座的人。偏偏劉備記性非常好,只見一面,便能將人記住。
劉表今天很開心,與去年想比,今年增加了兩張生面孔,分別是張繡和劉備,起初二人的到來,劉表只是出於仁義上的收留,沒想到,這兩個人在今年幫助他解決了兩個難題。
張繡擊敗了袁術的大軍,守住了南陽,而且還是主動進攻,勝利的也非常漂亮,來了兩萬人,幾乎被張繡全殲,這是劉表鎮守荊州以來,首次主動攻擊還能取得勝利的一戰。
劉備幫助他平定了張羨的叛亂,不至於讓劉表丟掉荊南四郡。雖然說荊南四郡多有蠻人出沒,不好治理,但畢竟也是隸屬於荊州的地盤,若是丟了,面子上過不去,更何況侄子劉磐也死在了張羨手裡,劉備算是為劉磐報仇了。
為此,劉表的開場白,首先是誇讚了張繡、劉備二人,並且介紹二人為諸位文武認識。
張繡、劉備也是一番面面相覷,互相聽聞了事蹟後,頗有一番英雄惜英雄的感受。
根據劉表制定的策略,劉備在南,張繡在北,黃祖在東,三面保護好襄陽、江陵一帶的江漢平原,這裡是荊州最為富庶的地區,也是糧食的主產區,荊州一半以上的賦稅都來自這一帶。
西面的益州劉璋與劉表因為是宗親的關係,所以互不侵犯,也不必擔心。
若是按照這樣的策略一直維持下去,荊州用不了幾年,便會更加的繁榮和昌盛。至於荊州之外,劉表暫時還沒有想過。
人的年歲大了,當年的雄心壯志也就沒了,劉表現在的想法就是安享晚年,到了自己年邁之時,再讓長子劉琦來繼承自己的衣缽,至於以後的事情,他就沒有那麼多精力來管理了,荊州是繼續採取他的主守策略,還是向外開疆擴土,那就是後代的事情了。
一個時辰後,壽宴結束了,劉表心情大好,多喝了幾杯,結果喝的酩酊大醉。
壽宴散後,各級文武官員便準備踏上返程的道路了,劉備再次去了一趟伊籍家裡,向伊籍告別,然後僱傭了兩輛馬車,載著蔣琬、潘濬、劉敏、馬良四個年輕的才俊,便返回荊南。
蔣琬、潘濬、劉敏、馬良都是沒有家室的人,鋪蓋一卷,了無牽掛,直接與劉備一起,踏上了前往荊南的道路。
第二天,伊籍主動去見劉表,向劉表報告了這次調查的報告,說劉備是個將才,而且也懂得怎麼治理地方,可以很好的治理荊南,對劉表也是忠心耿耿,一直感念劉表的收留之恩,並沒有什麼不臣之心。
劉表聽後,這才放下心來。
隨後,伊籍又說,劉備手下缺少實幹的人才,他願意前往荊南,輔助劉備治理好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