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對他意義非常,所以他更加看的很是珍貴,雖然走到哪裡都帶到哪裡,但卻從不隨身攜帶,擔心弄壞了此刀。
他望著寒光閃閃的古錠刀,心中一陣惆悵,越看越覺得傷心,眼中竟而泛起了淚花,自言自語的道:“父親英雄蓋世,我卻寄人籬下,淪落至此,父親倘若泉下有知,亦會恥笑我的無能吧?”
“你少年英雄,武功蓋世,放眼江、淮,能有幾個能夠比的上你?並非是你無能,而是你時運不佳,待時來運轉,或許能夠成就一番豐功偉業……”
突然,一個聲音從帳外傳來,孫策急忙橫古錠刀在胸前,厲聲喝問道:“誰在外面?快快出來相見,否則刀槍無眼,也莫怪我手下無情!”
話音剛落,一個人便掀開了捲簾,徑直走進了大帳,畢恭畢敬的朝著孫策拜道:“少將軍在上,請受君理一拜!”
此人年近四十,國字臉,濃眉大眼,身材魁梧,面色紅潤,乃丹陽故鄣人,姓朱名治,字君理。
朱治是孫堅舊部,很早以前就跟隨孫堅南征北戰,孫堅死後,與孫策等人一起投靠了袁術。但袁術為了鉗制孫策,故意將孫堅的舊部打亂,讓這些舊部分散在各地,使孫策與他們不得相見。
孫策見到朱治,登時大喜,急忙抱拳道:“叔父不應該在下蔡做縣令嗎?怎麼會來到到此?”
朱治笑道:“我奉命運糧到此,剛剛才到,我與少將軍分開已久,很是想念,不想上天早有安排,讓我在此能與少將軍相見。”
孫策、朱治相互寒暄,互相問候,孫策更是問及孫堅的其他舊部近況,得知他們都一切安好,並且心繫自己時,孫策無奈的發出了一聲嘆息。
朱治道:“恰才我聽少將軍滿心憂慮,一籌莫展,既然少將軍一心想恢復老主公昔日的輝煌,必須儘快想個辦法離開袁術才行。當初我等與少將軍皆以為袁術是個明主,而且老主公又與袁術交情頗深,本以為在袁術手下會一展雄才,哪知袁術卻對我等如此忌諱,並把我們全部拆散,讓我們相互無法往來……唉!早知如此,我等寧遠餓死,也不會來投靠袁術,還害的少將軍如此寄人籬下……”
孫策也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他對朱治道:“其實我早有離開袁術之意,奈何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而且也放心不下叔父們。若能想個萬全之策,能讓我離開袁術,還能與叔父們相會,那該有多好啊……”
“少將軍勿憂,我既然來了,就要為少將軍分憂解難。袁術野心極大,之所以對少將軍不放心,還把我等分散在各地,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少將軍手中有一件至寶!”
孫策頓時恍然大悟,急忙小聲問道:“你是說……傳國玉璽?”
089張彥中箭
朱治點了點頭,緩緩的說道:“袁術覬覦傳國玉璽久矣,少將軍若能將傳國玉璽獻給袁術,換回舊部,再向袁術索要一些兵馬,袁術肯定會一百個願意。這樣一來,少將軍便有了自己的兵馬,再向袁術討要個太守,便可自己發展,從而不再受制於人。”
孫策聽了朱治的話後,緊皺著眉頭,一番若有所思的樣子,良久才說道:“傳國玉璽乃父親拼死保護的至寶,若就此落入到了袁術的手裡,我想父親在九泉之下,也肯定會不能瞑目……叔父,你的建議我會予以考慮的,只是現階段我還想憑藉自己的能力再拼搏一番,我就不信,我闖不出個名堂來!”
朱治道:“不管少將軍將作何決定,我們這些老主公的舊部,都會一如既往的會跟隨著少將軍的。”
孫策見朱治對自己忠心耿耿,突然覺得內心裡溫暖了許多,最起碼,父親的舊部沒有因為被袁術任命官職而背棄自己。
“你與程普、黃蓋、韓當他們應該都有聯絡吧?”孫策問道。
朱治點了點頭,道:“表面上不怎麼聯絡,但私底下,卻聯絡緊密,而且他們也都和我一樣,都心繫少將軍,都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再次回到少將軍的身邊,為少將軍效犬馬之勞。”
孫策欣慰了許多,分別寫下了三封書信,然後全部交給了朱治,小聲說道:“袁術平時對我控制的較為嚴格,你將這三封信分別轉交給程普、黃蓋、韓當三位叔父,並代我向他們問好。這麼久一直沒有聯絡,完全是迫不得已,還請他們三位叔父予以原諒。”
朱治急忙收起了書信,塞入了懷中,對孫策道:“少將軍儘管放心,我一定將書信全部轉交到他們三位手中。少將軍,我來這裡也有一段時間了,為了不引起袁術的懷疑,我還是先告辭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