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於是改口道:“啟稟兄長,呂將軍寫給了兄長一封書信,讓我務必親自交到兄長的手中。”
說著,張遼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然後遞到了張彥的面前。
張彥接過書信,匆匆看了一遍,面無表情的。
他重新合上了書信,放入了懷中,這才對張遼笑呵呵說道:“今日你我兄弟難得重聚,一定要喝個一醉方休,至於信中所提及的事情,待我思量思量,明日再給你答覆,如何?”
張遼點了點頭,也沒有再說什麼。
於是,張彥坐在大廳裡,與張遼一番閒聊。
過了一會兒,下人們端來了酒菜,張彥又讓人去校場請來了太史慈、許褚、牛金、徐盛,然後又把陳珪、陳群、張昭、張紘都叫了過來,一起作陪,併為張遼一一介紹眾人,而對這些人也介紹起了張遼,只說是自己的賢弟,卻並不說張遼的其他身份。
張遼見張彥對自己如此重視,心中也有了一絲感動。
一群人邊吃邊喝,其樂融融,不過,張遼酒量不行,很快便被張彥灌醉。
於是,張彥讓人將張遼抬到客房休息,他則在大廳裡,當著大家的面說道:“既然大家都在,那就商量商量一件事情吧。”
說著,他把呂布寫的書信給拿了出來,讓人遞給眾人傳閱。
太史慈、許褚、牛金、徐盛都是粗人,幾個人就太史慈稍微認識一點字,但認識的也不怎麼全,所以這封書信,也只是在陳珪、陳群、張昭、張紘四人中間傳閱。
陳珪、陳群、張昭、張紘四人看完這封信後,面面相覷了一番,卻都不怎麼言語。
張彥見狀,便道:“四位先生,你們認為此事可行否?”
123兵進兗州
陳珪率先說道:“啟稟主公,屬下以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能和呂布聯合,一起攻擊曹操,以兩軍之實力,必然可以將曹操徹底趕出兗州。”
張彥道:“嗯,我也認為此時出兵,是最佳的時機。若真的能夠將曹操趕出兗州,那麼陶使君和那些死去的徐州百姓,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陳群忙道:“啟稟主公,出兵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呂布雖有虎狼之勇,卻無英奇之略,而且此人反覆無常,唯利是圖。我擔心我軍和其聯合擊敗曹操後,呂布會反過來咬我軍一口,那可真是養虎為患啊。”
張彥聽陳群這麼一說,不禁皺起了眉頭,他熟讀三國曆史,又如何不知道呂布的為人呢。而這一點,也正是他所擔心的。
若擱在以前,呂布不過是個呈一時之勇的匹夫而已。而現在呂布的身邊卻多了一個足智多謀的陳宮,卻也難對付了一些。
張昭道:“雖然呂布貪婪無厭,又是個反覆的小人,但是,呂布驍勇善戰,帳下所豢養的將士也都是精銳,若能與他聯合,破曹操必矣!”
張紘隨即補充道:“若我軍捨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單以我軍之力來抗衡曹操,未免有點太過吃力。呂布又是個有勇無謀的人,雖有陳宮為其出謀劃策,但陳宮此人太過事事謹慎,也就造成了他奇謀妙計想出來的時間太長了。再觀曹操,他帳下人才濟濟,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人,武有夏侯惇、夏侯淵、曹洪、典韋等人,若真和呂布交戰起來,曹操未必會處於下風。況且,曹操之兵,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之師,而且呂布新近募集了數萬兵馬,只是簡單的訓練了一下,真正臨敵時,呂布兵馬雖多,但也未必有什麼優勢。一旦曹操將呂布擊敗,他就會將矛頭直指我軍,那時,我軍孤掌難鳴,曹操又沒有了後顧之憂,自然會全力對付我軍。一旦曹操再得到袁紹的幫助,我軍又有幾分勝算?”
“主公曾經先後兩次擊敗曹操,名震徐州,而今我軍也已有十萬兵馬,如何對付不了曹操?”徐盛聽張紘說了一些喪氣的話,立刻站了起來,朗聲說道。
張紘呵呵笑道:“主公的確曾經兩次擊敗曹操,並且迫使曹操從徐州退兵。但這兩次並非正面對曹操交鋒,而又都是避開了曹操的主力,說句不好聽的,這兩次的勝利,完全是依靠運氣而已。一旦曹操擊敗呂布,沒有了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對付我軍時,我軍雖有十萬兵馬,但真正驍勇善戰的精銳卻少之又少。而曹操計程車兵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真的打起來,我軍也未必有什麼太大的優勢。兵在於精,而不是在於有多少兵馬。臨戰時,將士都怯懦萬分,兵馬再多,又有何用?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
“你怎麼淨說這些喪氣話?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徐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