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懿的人,也就是杜奎。杜奎是高沛帳下的一個軍司馬,但不屬於高沛的心腹,其人驍勇善戰,以一個勇字著稱,而且軍中向來佩服強者,所以大家都推舉在諸多軍司馬中武藝最高的人來當他們的臨時首領。
杜奎將軍隊集結在一起,原地待命,等了一會兒後,便隱約聽見官道上有馬蹄聲,有腳步聲,遠遠望去,但見一支旗幟鮮明的大軍正朝著他們這裡走來,心中便已經無線歡喜了。
帶兵前來的人正是校尉張翼,他騎著戰馬,走在最前面,後面跟著的則是他的部下,當杜奎看見張翼的時候,張翼也已經看見了杜奎他們,他在馬背上遠遠望去,但見杜奎那邊的將士們約有兩萬人,雖然是赤手空拳,但光看他們集結的隊伍,就不難發現,這支軍隊的整齊性,由此可見,這支軍隊平日裡沒少訓練,不然也不會呈現出這樣訓練有素的隊形來。
這一下,張翼的心裡多了一些疑問,他還沒有摸清對方的底細,絕對不能輕易靠近,於是他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大軍逐漸散開,很快便形成了一個以防守為主的雁行陣。
兩邊是弓弩齊備的射手,中間是高舉著盾牌的步兵,而騎兵則完全環繞在張翼的身邊,戒心十足。
緊接著,張翼便讓一個斥候上前,邀請其首領過來一敘。
杜奎等人見到張翼如此佈陣,知道張翼還有戒心,見到斥候後,得知了張翼的意思後,杜奎二話不說,獨自一人跟著斥候走了,來到了軍陣的前面,與張翼相距不過十米左右的距離。
“末將杜奎,參見將軍!”杜奎首先說道。
張翼就騎在馬背上,先是打量了一番杜奎,緊接著問道:“你是何人的部下?”
“啟稟將軍,末將是高都督的部下……”杜奎回答道。
張翼“哦”了一聲,然後便向杜奎詢問了一些關於高沛的事情,結果杜奎對答如流,而且和張翼所知道的事情也幾乎一模一樣。
但是出於謹慎,張翼還是又了杜奎一個問題,問道:“高都督家的公子可在城中?”
杜奎愣了一下,反問道:“請將軍恕罪,末將只聽聞高都督有個女兒,從未聽高都督說起他有兒子?還請將軍原諒末將的孤陋寡聞……”
張翼哈哈笑了起來,最後一個問題,是張翼故意問的,因為高沛只有女兒沒有兒子,如果杜奎的答案說高沛有兒子,那麼張翼就敢斷定,這個叫杜奎的人也是假扮的。而今,張翼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心中的疑慮也去了一半。
於是,張翼便就杜奎等人怎麼從城裡逃出來的事情詢問的一清二楚。
杜奎也十分配合,回答的一清二楚,張翼這才知道,原來這些人根本不是逃出來的,而是被張飛給放出來的。
不僅如此,張翼也能大概猜到,張飛之所以放了這些人,或許是故意而為之,因為這些人並不是真心投降張飛的,留在城裡面反而是一個禍患,不如放他們全部離開比較好。
但是,張翼還是並不能完全相信杜奎,因為他搞不懂,張飛是想幹什麼,他總覺得,張飛在弄什麼大陰謀。
張翼將杜奎等人全部安置在一起,然後讓自己的部下進行看管,後來吳蘭帶兵及時趕到,才算是填補了張翼的人手不足。
兩萬軍隊在外圍,而杜奎等人被圍在了圈內,那些將士們總是在用眼角盯著他們,像是在監視犯人一樣監視著他們,讓他們的心裡有了一些的不爽。
而與此同時,吳懿、雷銅正在安營紮寨,張翼讓吳蘭負責看管這些人,他自己騎著戰馬前去見吳懿,將自己打探來的訊息全部告訴給吳懿,請求吳懿做一個定奪。
當吳懿得知了張翼報來的訊息後,總感覺張飛並不是單純的將這些人放走,而是另有目的,至於是什麼目的,他現在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來。
總之,吳懿給了張翼一句話,嚴加看管杜奎那些人,時刻注意著杜奎那些人的一舉一動,省的著了張飛的道。
吳懿從一開始受命前來攻打雒城時,就一直處在高度的警惕當中,因為張飛只用了短短的半個月時間,便席捲了益州的東部,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可是張飛做到了,這就說明張飛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所以吳懿每走一步,都要好好的想一想,看看是否會落入到張飛設定好的陷阱裡面去,就怕一敗塗地……(未完待續。。)
682吳班造訪
吳懿大軍壓境,但是卻沒有著急進攻,而是選擇在距離雒城不遠的地方安營紮寨,與雒城對峙相望。
雒城的城牆上,張飛看到吳懿軍深溝高壘,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