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鄉僻壤的太守,哪能跟中原的縣令相提並論呢?對了糜縣令,不知道把我請來這裡,有何貴幹?”公孫恭道。
糜強道:“是這樣的,昨天有一夥海賊。說是抓到了一個叫公孫恭的人,並且向我勒索贖金,說公孫恭是當今太后的哥哥,要我拿錢去贖,否則的話,就殺死公孫先生。我於是便派人帶著金錢去與海賊接觸,這才將公孫先生給贖了回來。”
公孫恭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唉!這夥海賊應該是從遼東就盯上我了,因為我剛一下船,他們就把我給劫持了。還把我給打暈了過去。”
“對了,公孫先生怎麼會穿成商人的模樣?據我所知。那艘船是從遼東去江東的,莫非公孫先生是要去江東……”
“不不不……”公孫恭急忙否認道,“不是那樣的,我只是湊巧坐在那艘船上了,其實我是想來徐州的。那艘船正好要在徐州靠岸,我穿成商人模樣,也是為了行事方便,其實我來徐州,最主要的目的是來採購精鹽,然後販運到遼東賣掉的。”
糜強道:“公孫先生已經是貴為太守的人物了,又是遼東侯的親弟弟,採購精鹽這等小事,交給屬下去做就是了,為什麼公孫先生要親自來呢?”
“這是我第一次做生意,所以我想嚴格把關,交給別人的話,我並不是太放心。而且,我既然來到了徐州,我還想去彭城一趟,去探望一下太后娘娘!”公孫恭信口開河,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
“對了,糜縣令,海賊說,他們把我的東西都交給了你,能否把那些東西還給我,其中有一些對我還是很重要的。”公孫恭道。
糜強點了點頭,讓人去把東西給取來,然後當面交給了公孫恭。
公孫恭檢查了一番,這些東西都是他的,只是,好像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公孫康交給他的詔書。
公孫恭的臉上**辣的,不時看了看糜強,心想:“那詔書是至關重要的東西,如果丟了也就算了,可是如果落入到糜強的手裡,那就糟糕了……”
“公孫先生,你怎麼了,臉色這麼難看?是不是少了什麼東西?”糜強突然問道。
公孫恭聽了以後,心中一驚,急忙說道:“是少了一樣東西,一樣我隨身攜帶的玉佩。糜縣令,這些東西都是海賊交給你的嗎?”
“除了你隨身攜帶的金銀首飾和錢財,其餘的東西都在這裡了,你的那個玉佩,估計是太值錢了,被海賊給拿走了,只怕不會歸還了。不過沒關係,彭城的街市上有許多販賣珠寶玉石的商人,而且成色都很不錯,公孫先生不是要去彭城拜見太后娘娘嗎,不妨到了彭城,讓太后娘娘賞賜給公孫先生一塊吧。公孫先生,這兩天我也正好要去一趟彭城,不妨我們就一起上路吧,這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糜強道。
公孫恭要去彭城,只是隨口一說罷了,沒想到糜強真的當真了,而且這兩天就要去了。他怕產生糜強的懷疑,所以便同意了下來,準備和糜強一起去一趟彭城,見見他多年沒見的妹妹。
不過,對於那丟失的詔書,既然糜強說沒有見,他也就信以為真了,反正丟了也比落在糜強手裡好,否則的話,他就危險了。
當夜,糜強熱情的招待了一下公孫恭,第二天一大早,糜強便和公孫恭一起,帶著十幾名隨從,正式前往彭城,而這一路上,公孫恭則是特別的彆扭,本來公孫康給他的任務是出使江東和荊州,可睡曾想,他竟然陰差陽錯的去了彭城。而且他還把最重要的詔書給弄丟了,即便是離開了彭城,只怕再也難以去江東和荊州了。
一想到這裡,公孫恭便是愁眉苦臉的……(未完待續。。)
473山雨欲來風滿樓(10)
彭城,燕王府。
大廳裡,張昭、陳群、顧雍、王朗、董昭等人都手捧著一份小冊子在細細的閱讀著,這是張彥所書寫的改革的大致內容和細節,他費盡了心機,才寫出來的這份手冊,然後連夜讓人印刷出好幾冊,至少保證他的心腹們人手一本。
張彥則靜靜的坐在那裡,品著香茗,顯得悠然自得的。
他在改革手冊當中已經明確指出了現在政治體制的利弊之處,最後得出結論,弊端大於利端,如果不對現在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今後國家很難再維持下去。
首先,張彥從皇權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並且舉例說明,自從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之後,大權全部握在皇帝一個人的手中,如果遇到一位有作為的明君,國家或許會走上興旺昌盛的局面,但若是遇到昏君,那麼國家幾十年內就會由盛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