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3 / 4)

一帶。

烏落亭,烏落亭,似乎冥冥之中早有註定,當年烏桓入侵幽州,被公孫瓚率領的白馬義從打的大敗,其首領就是在這個地方被公孫瓚一箭射下馬來。所以,當地人為了紀念公孫瓚的功勞,在這個烏桓人落馬的地方,建立了一座亭子,並且取名烏落亭!

現在,難樓與十萬烏桓人,又在這個地方被大火燒光燒盡,倒是有種天意的感覺。

雖然十萬烏桓人都已經沒有叫喊,但是熊熊的大火卻並未就此熄滅,這場大火一直燃燒了幾個時辰,這才漸漸熄滅。

而此時,賈詡早已經將十萬烏桓人被燒死的訊息告訴給了張彥。張彥得知這一訊息後,便立刻下令將蹋頓、蘇僕延斬首示眾,然後調兵遣將,派遣趙雲、張郃、高覽等將,連同閻柔、田豫、田疇等幽州軍將領,一起去攻擊烏桓人,趁著這個時候徹底的將烏桓人擊敗,讓烏桓人知道大漢天威所在,從此以後,再也不敢以兵犯界。

另外,張彥又派斥候給遼東侯公孫度送去了一封書信,讓公孫度從遼東派兵,配合漢軍攻擊烏桓人。

這一次,張彥親自率軍出征,他先帶領趙雲、張郃、高覽、田豫、田疇等騎兵先行,以對幽州地形瞭如指掌的田疇為嚮導,一路向西,直撲烏桓人在遼西、昌黎一帶的單于庭,那裡是烏桓人聚集的腹心之地,大約聚集了二三十萬人。

不過,烏桓人雖然有二三十萬之眾,但卻都是老弱婦孺,真正的青壯年在這一次行動中全部被燒死了烏落亭。

烏桓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訊息,還沒有那麼快傳到烏桓人的部族當中,所以,烏桓人根本還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的滅頂之災。

張彥率領大軍一路疾奔,抵達右北平時,竟然和呼廚泉、去卑等匈奴騎兵不期而遇。

原來,呼廚泉、去卑等人出塞追擊鮮卑人,這些鮮卑人早已經聞風而逃,遠遁漠北,由於呼廚泉、去卑等人不熟悉漠北的環境和地理,無奈之下,只好退兵。他們回到雲中後,聽說張彥要率領大軍去對付烏桓人,呼廚泉、去卑便主動率領匈奴騎兵前去幫忙。

鮮卑和烏桓同屬東胡之後,都曾經是匈奴人的附屬,匈奴分裂之後,勢力漸弱,但鮮卑、烏桓這兩支民族卻越加活躍,呼廚泉、去卑很想光復先祖在草原上的威風,所以這才主動前往幽州,表面上是幫助張彥對付烏桓人,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害怕錯過這個時機,以後再對付烏桓人,就要匈奴人自己承擔戰爭的全部了。

反正不管匈奴人的真實用意是什麼,總之就目前來看,張彥的軍中有這數萬匈奴騎兵的加入,會大大增加他的軍事力量,對於打擊烏桓人,解除幽州邊患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於是,張彥便讓呼廚泉、去卑率軍跟在他的身邊,兩軍合兵一處,聯合行動,而指揮行動的,則繼續由攝政王張彥擔任。

由於此時山海關還沒有修建,大漢對路政也沒有起到很好的重視,對於前往邊遠地帶的官道基本上都沒有修建,所以,要從右北平到遼西的這段路並不好走。

據田疇這個地理通向介紹,要去烏桓人的駐地,只有兩條道路能走,一條是走“濱海道”,另外一條就是盧龍塞。

盧龍塞就是今天的喜峰口,位於右北平境內,徐無山麓的最東面,坐落於兩山之間。左側是梅山,右側是雲山。

所謂的“濱海道”,位於狹長的濱海平原,也就是今天所謂的“遼西走廊”。在中國歷史上它經歷了太多的滄桑,而山海關一帶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這些情況大多發生在唐宋之後,而在東漢時期,這條路雖然也是通往遼西的主要通道,但其交通條件比起後世就差太遠了。

這條路在沒有壞天氣的情況下,塞外遊騎就直插右北平和漁陽的內地郡縣,而一旦遇到夏秋季節的大雨,這條路又成了不可行之路,只能說秦漢時期中國的東北地區交通條件相當惡劣。這個時候還沒有山海關,東漢末年的山海關一帶叫做“碣石”,在今遼寧省綏中縣西南的海濱,西距山海關約三十里。所以,曹操曾經寫下《觀滄海》的詩篇,就是在碣石這個地方。

現在正好是夏季多雨的季節,但是今年天氣反常,高溫,卻不下雨,天干地旱的,本來是最適合走濱海道的,但是張彥擔心下雨,一旦下一場雨,濱海道就會變成一片澤國,想走都走不了。

為了保險起見,張彥選擇了走盧龍塞。

於是,張彥率領數萬騎兵,前往盧龍塞,騎兵機動力高,上午出發,下午便可抵達。

盧龍塞是依山修築的城池,有三道城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